西风吹旅梦,夜夜度江飞。
鬓飒先霜落,乡遥后雁归。
年华嗟又变,书札去仍违。
谁念长途上,秋寒未授衣。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对诗歌内容与主题理解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需要考生对诗歌的词、句、篇进行综合把握,即要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首诗前两句写旅人的思乡之苦;后两句写旅途艰辛;最后两句写秋寒未授衣的凄冷。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西风吹拂着旅人的梦,夜夜渡江飞逝。头发稀疏如同霜打一样,故乡遥遥在后雁归去。年华嗟叹又改变,书信已去仍然不能回家。谁人会想到长途之上,秋寒未被授衣?
赏析:
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首二句“西风吹旅梦,夜夜度江飞”交代出诗人的行踪和时间。诗人以“旅”“梦”二字点明自己的身份和心境,“西风”二字则渲染了旅途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三、四句“鬓飒先霜落,乡遥后雁归”写景抒情。“飒飒”形容秋风吹发,“霜落”写出了秋天的萧瑟,“遥”表现诗人的孤独。尾联“书札去仍违”“谁念长途上,秋寒未授衣”是诗人抒发的感慨。诗人用“违”字表现出自己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心情;用一问一答的句法,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诗人把“旅”“梦”“书札”“寒衣”连缀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羁旅他乡时的悲凉之感和思乡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通俗,风格沉郁顿挫,感情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