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望不极,烟水绕长林。
已过芦花港,还经杨柳阴。
鸟啼沙树暝,猿啸海云沉。
借问采菱女,前村几许深。
溪竹
清溪望不极,烟水绕长林。
已过芦花港,还经杨柳阴。
鸟啼沙树暝,猿啸海云沉。
借问采菱女,前村几许深。
注释解析:
- 清溪望不极:站在高处远望清澈的溪流,但无法看得更远,形容视线被远处的景物所吸引。
- 烟水绕长林:形容溪流边的树木在薄雾和流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幽静。
- 已过芦花港、还经杨柳阴:经过的地方分别是芦苇丛生的区域和柳树成荫的地方,强调了旅途中景色变换的自然美。
- 鸟啼沙树暝:黄昏时分,鸟儿的啼叫声与落日余晖中的沙土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猿啸海云沉:海风卷起了厚重的云雾,猿猴的嚎叫与之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深邃的画面。
- 借问采菱女:询问正在采菱的水乡姑娘,表现了对自然美景以及当地人生活方式的好奇。
- 前村几许深:表达了对于远方村庄的向往和期待,也暗示了旅途的未知与可能的挑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态的自然画卷,通过对溪流、树林、鸟类、山岚以及渔民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诗中运用了多种感官描述,如视觉上的远观与近赏,听觉上的鸟啼与猿啸,嗅觉上的草木香气等,这些丰富的感官体验共同构建出一个多彩多姿的自然环境。此外,通过询问采菱女的方式,诗人不仅展示了对当地生活习俗的兴趣和尊重,也增加了故事性和亲切感。整体上,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旅途中遇见的人文景观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