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柳条堕,万万夭桃然。
游女搴珠箔,都人鸣玉鞭。
酒旗遮柳出,社鼓隔花传。
踏絮欲归去,紫骝骄不前。

春郊

千千柳条堕,万万夭桃然。

游女搴珠箔,都人鸣玉鞭。

酒旗遮柳出,社鼓隔花传。

踏絮欲归去,紫骝骄不前。

注释:

  1. 千千柳条堕:形容柳树枝条繁多,如瀑布般坠落。
  2. 万万夭桃然:形容桃花盛开如云,美不胜收。
  3. 游女搴珠箔:指游女们手持珠帘,采摘春光。
  4. 都人鸣玉鞭:指官员们挥舞着玉制的马鞭,驱车前行。
  5. 酒旗遮柳出:指酒旗在柳树下飘扬,引人驻足。
  6. 社鼓隔花传:指社祭的鼓声通过花朵传播开来。
  7. 踏絮欲归去:形容女子踩着落花想要回家。
  8. 紫骝骄不前:形容马匹因受到诱惑而不愿前进。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柳树、桃花、游女、都人、酒旗、社鼓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景象。
    首句“千千柳条堕”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繁多、枝繁叶茂的景象,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次句“万万夭桃然”则描绘了桃花盛开如云,美不胜收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这两个画面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诗人通过描绘游女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卷。游女们手持珠帘,采摘春光,如同一群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而都人们则挥舞着玉制的马鞭,驱车前行,仿佛是在春日的道路上驰骋。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诗人又巧妙地运用了酒旗、社鼓等元素来增添画面的趣味性。酒旗在柳树下飘扬,引人驻足;而社祭的鼓声通过花朵传播开来,似乎也融入了这个春日的盛宴之中。这样的描写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幅画卷的总结与升华。踏絮欲归去的女子,象征着即将离去的春天;而紫骝骄不前的马匹,则表达了对春天留恋不舍的情感。这两处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又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精心描绘与巧妙组合,成功地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景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人物活动、酒旗、社鼓等元素的巧妙运用,使整首诗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