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霜冷暮猿悲,客子寻幽杖履随。
芳草不知经几变,白云何意更相期。
山楼月出人吹角,水榭春归柳向池。
莫问平台旧宾客,邹枚今已不同时。
在解析这首明代诗人李云龙创作的诗歌《冬日黎氏北园社集》时,我们可以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北山霜冷暮猿悲:描述了北山的寒冷和傍晚时分哀鸣的猿猴。这一句通过“北山霜冷”营造了一幅深秋或初冬的景象,而“暮猿悲”则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这里的“北山”指的是北方的山,可能是作者的所在地。
客子寻幽杖履随:表达了游子寻找幽静之处的心情,伴随着杖和鞋的行走。这里的“客子”指的是旅行者或者远离家乡的人,他们在寒冷的北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芳草不知经几变:描绘了草地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里的“芳草”可能指的是野外的草地,而“不知经几变”则反映了景物随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法则。
白云何意更相期:提出了对白云的疑问,似乎在询问白云是否有任何意图或意义。这里的“白云”可能象征着飘渺、自由或是无常。
山楼月出人吹角:描绘了夜晚山楼的景象,月亮升起,人们吹响号角。这句诗通过“月出”和“吹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紧张的气氛。
水榭春归柳向池:描写了春天到来时水边的景色,柳树随风轻摆,倒映在池水中。这里的“春归”意味着春天的回归,而“柳向池”则传达了生命力和柔美。
莫问平台旧宾客:表达了对过去朋友的怀念,但同时表示不追究过去。这句话透露出一种超脱和释然的态度。
邹枚今已不同时:提到了两位历史上的人物——邹阳和枚乘,他们的时代已经不再相同。这里的“邹枚”可能是指这两位文人,而“不同时”则表达了时光的变迁和人物的逝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冬日黎氏北园社集》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