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涟水散朝衙,归傍柴桑处士家。
玩世一官如电影,为园三径足烟霞。
竹窗客到收玄草,水榭莺啼度落花。
见说时危须共济,期君携手在京华。
【注释】
- 邓太素:唐代诗人,字不详,曾隐居南阳(今属河南)的柴桑。
- 分得花字:指与友人共饮,酒名“花”。
- 涟水:即汉江,流经邓州。
- 归傍:回到、靠近。柴桑:指隐者柴桑处士家。柴桑是东汉时著名隐士刘安的故里,这里借以表示隐居生活。
- 玩世一官:当官只是游戏人间,没有实意。
- 为园三径:为园中修有三段小道。
- 玄草:道士所服的一种药。
- 水榭莺啼:水边亭榭上黄莺啼叫的声音。度落花:指春光消逝。
- 见说:听说。
- 时危须共济:国家危难之际,应当共同拯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邓州时,在沁园与友人饮酒作诗,并寄给友人的诗。诗中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对隐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友人能够与他一起济难救国的壮志。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清新自然。
开头两句写景,描写了春风拂动汉水的涟漪和诗人归来的情景。接着写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他像电影一样地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园中的小路也充满了烟霞。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悠闲生活,他坐在竹窗旁欣赏着客人来访,又收下了客人赠送的黑草;他在水边的亭榭上听到了黄莺的啼叫声,看着春天的花朵渐渐凋谢。这几句都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悠然自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他告诉友人,国家正面临着危难,而他们应该携手共济,而不是袖手旁观。这是对友人的期望,也是对自己的信念。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危机的关注。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