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槐叶落兰阶上,西风吹冷芙蓉帐。
美人背烛立踟蹰,手持罗帕拂龙须。
半欲上床无意绪,侍儿为解绣罗襦。
银屏掩却双飞翠,玉搔落枕香云坠。
独雁羁雌苦夜寒,回身自引鸳鸯被。
漏板声沉霜满院,关西征人梦中见。

【注释】

《美人独睡歌》:描写一位女子独自睡觉的情景。

秋槐叶落兰阶上:秋天的槐树叶子落下,洒满了台阶上。

西风吹冷芙蓉帐:秋天的西风吹来寒冷,使女子的芙蓉帐(用荷花、芙蓉等制成的帐幕)也感到寒冷。

美人背烛立踟蹰:美女在蜡烛下站立不安。

手持罗帕拂龙须:美女手持罗帕(一种手绢),轻轻地擦去龙须(指龙床上的丝织品)。

半欲上床无意绪:美女虽然想上床,但是心中没有兴趣。

侍儿为解绣罗襦:美女的侍女解开了绣有花纹的罗绸衣。

银屏掩却双飞翠,玉搔落枕香云坠:屏风遮住了双飞翠鸟的图案,美女的玉簪滑落枕头,掉落出一缕香云。

“双飞翠”即翠羽双飞,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这里比喻女子的头发。

独雁羁雌苦夜寒,回身自引鸳鸯被:孤独的雁因为夜里寒冷而受困,她回头自己拉上了象征夫妻恩爱的鸳鸯被。

漏板声沉霜满院,关西征人梦中见:漏壶的声音沉重如霜,把院子里都覆盖上了一层霜;关西的人正在梦中看到这个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夜晚独自睡觉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首句“秋槐叶落兰阶上”,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槐树的叶子落下,铺满了台阶。这一句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背景,也预示着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下来的“西风吹冷芙蓉帐”,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气息。这里的“芙蓉帐”既是对女子卧室的描述,也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和脆弱。

第三句“美人背烛立踟蹰”,描写了美女在蜡烛下站立的样子。她似乎有些犹豫和不安,可能是对即将到来的夜晚或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感到担忧。第四句“手持罗帕拂龙须”,则描绘了美女手中拿着一块手绢轻轻擦拭的动作。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美女的细心和体贴,也暗示了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第五句“半欲上床无意绪”,进一步揭示了美女内心的纠结和不安。她可能已经做好了准备上床休息,但是却又因为各种原因而犹豫不决。这里的“无意绪”既指身体上的舒适感受,也指心灵上的空虚和迷茫。

第六句“侍儿为解绣罗襦”,则展示了美女侍女的行为。她小心翼翼地解开了绣有花纹的罗绸衣,为美女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这一细节既展现了侍女的贴心和周到,也暗示了美女内心深处的期待和渴望。

第七句“银屏掩却双飞翠,玉搔落枕香云坠”,则描绘了屏风上双飞翠鸟图案的美丽景象。然而,这美丽的画面却无法带给美女一丝安慰和满足,反而让她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第八句“独雁羁雌苦夜寒,回身自引鸳鸯被”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美女比作一只孤独的雁,她在寒冷的夜晚里挣扎着寻找温暖。最后一句“漏板声沉霜满院,关西征人梦中见”则描绘了深夜时分,庭院中的漏壶滴答作响,仿佛连时间都在凝固。而远方的关西戍边士兵却在梦中见到了这一幕,他们或许也在思念着远方的妻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形象性又有抒情性,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