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鸣条暮山紫,露花夜落芙蓉死。
筵前烧烛照秋空,河汉茫茫天在水。
为君更唱舞罗衣,歌长酒多君莫归。
诗句翻译及注释
西风鸣条暮山紫:这句描述的是西风吹过,使傍晚的山岭变得一片紫色。“鸣条”可能指秋风声如雷鸣般响亮,“暮山紫”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山景的颜色变化,从绿转紫,增添了一种秋天的凄凉氛围。
露花夜落芙蓉死:这句诗描绘了在夜晚,露珠落在未完全开放的荷花上,使得原本生机勃勃的花朵失去了活力,仿佛已经死亡。这里的“露花”和“芙蓉”分别指露水和未开的莲花,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的感慨。
筵前烧烛照秋空,河汉茫茫天在水:在宴席前点上火烛,映照着空旷的秋夜天空。银河如同一条巨大的河流横贯天际,而天空仿佛倒映在水中一样。这里的“筵前烧烛”和“河汉”都象征着光明与寒冷、热闹与寂静之间的对比。
为君更唱舞罗衣,歌长酒多君莫归:最后一句中,诗人提议再次为君王歌唱,但歌声却因为饮酒过多而变得绵长无力。这里既表达了对君王的不舍之情,也暗示了因饮酒过度而无法自持的局面。这反映了诗人对权力斗争中人性弱点的揭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权力斗争中人性弱点的揭露。诗人以西风、晚山、露花、芙蓉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美感和哀愁。同时,诗人通过宴席前燃烧的蜡烛照亮秋空,以及银河般的银河映入水中,巧妙地将光明与寒冷、热闹与寂静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在情感表达方面,诗人通过为君王歌唱的场景,表达了对君王的不舍和忧虑。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借酒浇愁,歌声却因酒精影响而变得无力,既体现了对君王的忠诚与担忧,也透露出诗人自身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和挣扎。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深度,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美好短暂以及人性弱点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不仅展现了自身的艺术才华,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传递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