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宛转双崖束,一线清湍迸寒玉。
峰头古刹旧飞来,老衲题云倚修竹。
蛰龙一去灵泉枯,淙碧轩边空绿芜。
二禺帝子不可见,洞口猿啼吊大苏。
朱生早得丘中趣,复搆丹楼占云住。
飞岩绝磴阒无人,山鬼时窥读书处。
楼前夜静天风发,林响溪声互相答。
琉璃水面灵犀浮,金锁刮波寒戛戛。
朱生此时生远心,坐对澄江发朗吟。
披烟每向瑶坛上,步月还过珠树林。
白云隔断红尘路,欲往茫茫不知处。
却恐凌风羽翼成,与楼一夜还飞去。

诗句

江流宛转双崖束,一线清湍迸寒玉。
峰头古刹旧飞来,老衲题云倚修竹。
蛰龙一去灵泉枯,淙碧轩边空绿芜。
二禺帝子不可见,洞口猿啼吊大苏。
朱生早得丘中趣,复搆丹楼占云住。
飞岩绝磴阒无人,山鬼时窥读书处。
楼前夜静天风发,林响溪声互相答。
琉璃水面灵犀浮,金锁刮波寒戛戛。
朱生此时生远心,坐对澄江发朗吟。
披烟每向瑶坛上,步月还过珠树林。
白云隔断红尘路,欲往茫茫不知处。
却恐凌风羽翼成,与楼一夜还飞去。

译文

  1. 江水绕过山崖弯弯曲曲地流淌,清澈的江水在岩石间奔涌如玉。
  2. 山峰上的古庙历经岁月依然屹立,老僧人题写的字迹仿佛还在修长的竹子旁边。
  3. 蛰伏在洞穴中的龙一旦离去,那灵泉就会干涸枯竭,潺潺的流水声也会变得空荡无物。
  4. 两个太阳神的儿子无法见到,只留下洞口边的猿猴声声悲鸣,似乎在哀叹着苏轼的不幸。
  5. 朱生很早就懂得了山水之间的趣味,他重新建造起一座丹红的楼阁,仿佛占据了整个天空。
  6. 悬崖绝壁之上没有任何人迹,只有山鬼时常窥视着他读书的地方。
  7. 夜晚来临,楼前寂静无声,只有天风吹拂的声音;而当月色洒下时,溪水和树林的声音相互应答。
  8. 清澈的水面如同琉璃一般透明,好像有灵气在水面浮动;波涛撞击着石头发出的声音,就像金属敲击一样清脆响亮。
  9. 此时朱生心中生出了遥远之情,他对着江水朗声吟诵。
  10. 他常常披开薄雾向着仙坛走去,又踏着月光走过那片璀璨的树林。
  11. 云雾将道路隔断,使人难以前行,但朱生却害怕自己的凌风羽翼变成真身而去,于是选择与这座楼一起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卷,通过诗人的眼睛展现了江水的流动、山峰的古老、瀑布的壮观、猿猴的哀鸣以及月亮和树木的相映成趣等景象。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思考,从对自然的赞美到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再到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白云”象征着世俗生活的阻隔,“朱生”则代表着诗人自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心灵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