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荒丹井宅,近息翠岩祠。
老去时听法,春来且赋诗。
花香蜂出户,尌密鸟争枝。
绝境风烟外,渔人不用疑。

寓翠岩庵

己荒丹井宅,近息翠岩祠。

老去时听法,春来且赋诗。

花开蜂出户,燕语鸟争枝。

绝境风烟外,渔人不用疑。

注释:

  1. 己荒丹井宅:自己的家已经荒芜。己,代指自己。丹井(古代的一种井),这里指的是自己的庭院。
  2. 近息翠岩祠:靠近翠岩寺居住。息,停、住。绿岩庙,即翠岩寺,位于浙江余姚,为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所建,唐代改名为“永兴寺”,宋绍兴年间改称为“灵石禅院”。
  3. 老去时听法:年纪大了,可以听法了。老去,年纪大,身体衰败。
  4. 春来且赋诗:春天来了,可以吟诗了。赋诗,写诗。
  5. 花香蜂出户:花儿的香味吸引蜜蜂飞出了家门。
  6. 尌密鸟争枝:鸟儿在树枝上争斗起来。尌密,形容枝叶繁茂的样子。
  7. 绝境风烟外:在远离尘世的地方,风烟之外。绝境,极远之处。
  8. 渔人不用疑:渔民们不会怀疑这个地方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居住在翠岩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喜爱。
    首句“己荒丹井宅”直接点明了诗人自己的家园已经变得荒芜破败。接着第二句“近息翠岩祠”则转入了新的居住环境,翠岩寺。这里的“息”字,既表示居住、停留,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第三、四句“老去时听法,春来且赋诗”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在年纪渐长之后,他开始可以静心听讲佛法,而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他又可以吟咏诗词。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花开蜂出户,燕语鸟争枝”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花儿盛开,吸引着蜜蜂飞出门外;燕子在枝头欢叫,鸟儿在树枝间争夺空间。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两句“绝境风烟外,渔人不用疑”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居住地的独特之处。这里的“绝境”二字,既表明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偏远与寂静,也暗示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珍视与追求。而“渔人不用疑”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因为远离了世俗纷争与诱惑,诗人可以更加安心地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巧妙地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与心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与满足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