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楼阁涌波涛,西国高僧见白毫。
贝叶有文留藏室,天花无迹上方袍。
毒龙在钵秋云湿,驯虎当门夜月高。
听法他年陪相国,定因元亮置松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按照韵律要求排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第一句:“西山楼阁涌波涛。”
释义:西山上的楼阁在汹涌的波浪中显得格外壮观。
译文:Western mountains, the towers and pavilions surge with a cresting wave.
第二句:“西国高僧见白毫。”
释义:一位外国的高僧(可能是日本的僧人)看到了白色的长毛(可能指的是僧侣的头发)。
译文:A foreign monk sees white hair from the top of his head.
第三句:“贝叶有文留藏室。”
释义:贝叶上有文字,这些文字被保留在藏室里。
译文:Scriptures are preserved in the sanctum of the temple.
第四句:“天花无迹上方袍。”
释义:天上的花朵没有留下痕迹,就像那身紫色的袈裟(上方袍)一样。
译文:There’s no trace of the flower that blossoms above the sky.
第五句:“毒龙在钵秋云湿。”
释义:一条凶猛的龙藏在钵盂里,秋天的云雾让它显得湿润。
译文:A fierce dragon resides in a bowl, wet as autumn clouds.
第六句:“驯虎当门夜月高。”
释义:一只驯服的老虎守在门前,月光下显得格外高大。
译文:A tamed tiger guards the gate at night with its head raised high.
第七句:“听法他年陪相国,定因元亮置松醪。”
释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要听到佛法,那一定是因为元亮为我酿造了松醪(一种酒)。
译文:In years to come, I will hear the teachings; it will be because Yuan Liang brewed my savory wine.
赏析:这首诗以西山楼阁和西国高僧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贝叶上的文迹、天花的神秘以及寺庙内的神秘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中的“毒龙”、“驯虎”等比喻,既表现了自然的威严,也暗示了修行的艰辛。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元亮的感激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教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