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无弦不复鼓,清尊有酒还相持。
者奴迁鼎亦苦早,先生拂衣应已迟。
子房结客报秦日,武侯出师匡汉时。
古人今人本同调,坐对南山惟赋诗。
【解析】
此诗题渊明像,是作者在友人家见到陶渊明画像后,有感而作。诗人先以“题渊明像”四字起句,点明题画之由,然后对陶渊明的画像进行描绘。
首联“素琴无弦不复鼓,清尊有酒还相持”。陶渊明的诗中有“无酒无肴亦无乐”,可见陶渊明是一个不喜奢华、淡泊名利的隐者。这里写陶渊明的画像中,陶渊明手执一琴,但那琴上却无弦,说明他已不再弹了;旁边放着的酒杯里盛满美酒,但他自己却没有饮下,而是与朋友一同饮酒。这两句诗写出了陶渊明的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性格。
第二联“者奴迁鼎亦苦早,先生拂衣应已迟”。这句诗的意思是“那陶渊明像中的陶渊明,也该早日离开官场,去追求自由的生活了。而陶渊明本人,也早已离开了仕途”。“迁鼎”指升官,“拂衣”指辞官归隐。“苦早”意为“早早”,“迟”意为“迟些”。陶渊明曾三次出仕做官,最后因为不愿与污浊的官场生活为伍而坚决辞去官职,回到田园中去。这里的“者奴”和“先生”,指的都是陶渊明自己。
第三联“子房结客报秦日,武侯出师匡汉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年张良(子房)在刘邦手下,为了报知音刘邦的恩情(结客),不惜在博浪沙用椎击杀秦始皇;诸葛亮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三顾茅庐请刘备出山共谋大业。”这里所说的张良和诸葛亮,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陶渊明的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勇于奋斗的精神。
最后一句“古人今人本同调,坐对南山惟赋诗”。意思是“古代和今天的人们,虽然时代不同,但都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是一致的。如今我正坐在南山下,吟咏诗歌来表达我的感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陶渊明与当代人一样,都有着同样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同时,他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答案】
题渊明像
素琴无弦不复鼓,清尊有酒还相持。
者奴迁鼎亦苦早,先生拂衣应已迟。
子房结客报秦日,武侯出师匡汉时。
古人今人本同调,坐对南山惟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