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知音阻汉皋,海门秋水欲成涛。
鹧鸪未肯随胡雁,燕子长教辟伯劳。
锦绣莫酬青玉案,琵琶空续紫檀槽。
可堪独闭帘栊坐,花影铺阶月正高。

【注释】

怅望:愁思。汉皋:指汉水边,即今湖北省武汉市附近。海门:即海门山。欲成涛:想成为波涛,形容江水汹涌澎湃。鹧鸪:一种鸟,常被用作哀鸣的代称。胡雁:北来的大雁。辟伯劳:驱除伯劳鸟,伯劳鸟在秋天飞来,秋天过后又飞去,所以叫“辟”。青玉案:古琴名。紫檀:木名,这里指琴。长教辟:常常是伯劳鸟驱赶。独闭帘栊:独自关着门窗。花影铺阶:花影映照在地上。月正高:月亮很圆。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远人阻隔的惆怅之情,以及对时局动荡、山河变色的忧虑之感。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幽美,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首句“怅望知音阻汉皋”,诗人因想念远方的朋友而感到惆怅。这里的“知音”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汉皋”则是他思念朋友的地方。

第二句“海门秋水欲成涛”,诗人看到长江的水势浩荡,仿佛要变成波涛,这既表达了他对时局动荡的担忧,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安。

第三句“鹧鸪未肯随胡雁”,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鹧鸪不愿跟随北来的大雁南飞,而是选择留在南方,象征着诗人对家乡和朋友的眷恋之情。同时,“长教辟伯劳”也表达了他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因为伯劳鸟是秋天飞来又飞去的候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接下来四句分别以“锦绣”、“琵琶”、“帘栊”和“花影”为关键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用“锦绣”象征繁华盛世,但如今却无人欣赏;用“琵琶”比喻美好的时光,却只能在孤独中度过;用“帘栊”象征自己的内心世界,独自关着门窗只能看到花影;用“花影铺阶”来表达月光洒满大地的美丽景象。这些意象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句“可堪独闭帘栊坐”,诗人终于忍不住寂寞和孤独,独自关着门窗坐下来,感叹自己的处境多么艰难。这里的“可堪”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辛酸。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