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华法兼钟王,不独醉草过张旭。既无河朔少年之沓拖,又无深山羽人之退缩。
故人相遇乞何夕,银烛吐光如月白。手写青松障子歌,百金一子无所惜。
何物小儿憎妩媚,玉环飞燕皆倾国。嗟我平生秃千兔,夜写蝇头愧无益。
王孙骑鹤去不还,日落太湖云气赤。君家此木世希有,词翰风流与之敌。
纷纷真赝那足辩,珷玞敢厕连城璧。勿同玉枕永和书,一閟昭陵永相失。

题子昂松树障子歌盖王成之所藏者纸尾云大德八年正月廿夜灯下书

吴兴华法兼钟王,不独醉草过张旭。既无河朔少年之沓拖,又无深山羽人之退缩。

故人相遇乞何夕,银烛吐光如月白。手写青松障子歌,百金一子无所惜。

何物小儿憎妩媚,玉环飞燕皆倾国。嗟我平生秃千兔,夜写蝇头愧无益。

王孙骑鹤去不还,日落太湖云气赤。君家此木世希有,词翰风流与之敌。

纷纷真赝那足辩,珷玞敢厕连城璧。勿同玉枕永和书,一閟昭陵永相失。

注释: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为吴兴的子昂(字子昂)写的一首题画诗《松树障子歌》。子昂以纸为障子,题写了松树歌,诗作被虞集收藏并书写在纸上。

“吴兴”指吴兴县,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地区书法艺术非常发达,钟、王二王就是吴兴的代表人物。这里指吴兴的书法风格。

“不独醉草过张旭”意思是说,吴兴华的书法造诣超过了唐代书法家张旭。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以草书为主,笔力遒劲,气势磅礴,被誉为“草圣”。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兴华的书法造诣不仅超过了张旭,更胜于他。

“既无河朔少年之沓拖,又无深山羽人之退缩”意思是说,吴兴华的书法既不像北方少年那样浮躁,也不像深山中的隐士那样拘谨。这里的“河朔”指的是河北一带,“河朔少年”指的是那些性情浮躁、喜欢张扬的年轻人。而“深山羽人”则是指那些隐居在深山之中的人,他们往往性格内向、拘谨。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的书法既有北方人的豪放不羁,又有深山人的内敛含蓄。

“故人相遇乞何夕”意思是说,老朋友相聚时,可以尽情地饮酒欢聚,不需要在乎时间。这里的“乞何夕”是一种口语化的说法,表示“什么时候都可以”。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即使放在任何场合都是那么的合适,不需要特别的时间来欣赏。

“银烛吐光如月白”意思是说,夜晚的月光照射在银色的蜡烛上,显得格外明亮。这里的“银烛”指的是蜡烛,“吐光如月白”则形容蜡烛的光芒如同皎洁的月光一般明亮。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夜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月光之下,感受着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手写青松障子歌”意思是说,吴兴华亲手写下了一首关于青松的诗歌。这里的“障子”指的是屏风或挂画,“青松”则是对青松的一种比喻或象征。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对青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百金一子无所惜”意思是说,为了表达自己对青松的喜爱之情,即使花费一百金子也毫不犹豫。这里的“百金”指的是大量的金钱,“一子”则是指一件物品。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对于这件物品的重视和珍视。

“玉环飞燕皆倾国”意思是说,古代美女杨玉环和飞燕(赵飞燕)都因为美貌而倾倒天下。杨玉环是唐玄宗的贵妃,以美丽动人著称;飞燕则是汉成帝的宠妃,以绝世的美貌闻名。她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因此用她们来形容美丽的女子。这句诗表达了吴兴华对于美的追求和赞美之情。

“嗟我平生秃千兔”意思是说,感叹自己一生都在写作,就像秃鹰捕食兔子一样辛苦。这里的“秃千兔”形象地比喻了写作的艰辛和劳累。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对于自己写作生涯的感慨和自勉。

“夜写蝇头愧无益”意思是说,晚上写作时看到自己的蝇头小字感到惭愧,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实际的益处。这里的“苍蝇”指的是细小的文字,“蝇头小字”则形容文字写得很小。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对自己写作态度的自我反思和批评。

“王孙骑鹤去不还”意思是说,王子骑马骑着仙鹤飞走了,不再回来。这里的“王孙”指的是王子,“骑鹤去”则是一种传说中神仙离去的方式。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感。

“日落太湖云气赤”意思是说,太阳落山后,太湖上的云气变得通红。这里的“太湖”指的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而“云气赤”则形容天空的颜色变化。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面。

“君家此木世希有”意思是说,你家的这种木材世上难得一见。这里的“此木”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木材,可能是某种珍贵的树木。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对于珍稀木材的珍视和赞美之情。

“词翰风流与之敌”意思是说,你的书法和文采与我家这种木材一样珍贵。这里的“词翰”指的是诗词和文章,而“风流”则形容文采飞扬。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对于对手的尊重和赞赏之情。

“纷纷真赝那足辩”意思是说,真假难辨,难以分辨。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对于真伪鉴别的困惑和无奈。

“珷玞敢厕连城璧”意思是说,不敢妄自尊大,也不敢玷污这宝贵的连城之璧。(连城璧:指极其珍贵的美玉)。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对于自己地位的谦虚和谨慎。

“勿同玉枕永和书”意思是说,不要学那些永远躺在玉枕上读书的文人墨客。这里的“玉枕”指的是贵重的枕头,而“永和书”则是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永和九年帖》。这句话表达了吴兴华对于传统文人墨客的批判和自我定位。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题画赞颂友人吴兴华的书法成就以及其人格魅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吴兴华书法和人品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