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冀北之马如云照川谷,八尺飞龙在天育。滦河远幸翠华迟,柳林大猎金鞍簇。
是时四海为一家,东逾日本西流沙。拂郎近献两骕骦,不数郭家狮子花。
公子前身岂曹霸,一马真轻百金价。黄金台上倦为客,白发江南随意画。
骝騧骃駓各不同,饮泉龁草落笔工。君不见龙庭苜蓿与天远,何人更收青海骢。

【解析】

题赵仲穆画马吾闻冀北之马如云照川谷,八尺飞龙在天育。滦河远幸翠华迟,柳林大猎金鞍簇。

是时四海为一家,东逾日本西流沙。拂郎近献两骕骦,不数郭家狮子花。

公子前身岂曹霸,一马真轻百金价。黄金台倦为客,白发江南随意画。

骝騧骃駓各不同,饮泉龁草落笔工。君不见龙庭苜蓿与天远,何人更收青海骢。

注释:我听说冀北的骏马如同云彩般地遍布大地,那八尺高的神骏犹如从天而降。滦河上游的皇帝远幸,使得那里的马匹更加珍贵,柳林的大猎更是让那些金色的马鞍更加璀璨夺目。

那时天下统一,四海一家,向东越过了日本的国界,向西穿越了沙漠。拂郎(唐玄宗)进献了两只白色的良马(骕骦),这比郭家的宝马还要珍贵。

公子(指李亨)的前身难道就不是历史上的曹霸吗?一匹好马真的能比千金还贵。曾经疲倦于宫廷的争斗,现在却可以在江南随意地绘画。

骝騧(jiūxiè)和骃駓(yīmǐ)各有各的特点,它们在泉水中饮水,在草原上吃草,每一笔都显得十分熟练。

你难道不曾看见龙庭中的苜蓿与天空一样遥远吗?又有谁能像我们这样得到珍贵的青海骢呢?(青海骢,又名“青海马”,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马种)。

赏析: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是诗人对友人赵仲穆所绘《双骏图》的赞美诗。诗以议论起兴,点明主题。首联先写冀北之马,然后写其神采、气度;次韵则由马写到画,进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颔联两句总承前二句,说明画中的马有非凡的品格。颈联写画中马与现实之别,尾联写画中马的价值。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