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登太行,莫涉沧海水。天吴九首马一角,白浪崩山飓风起。
精卫万古长衔冤,无人为汝笺天门。孝子亦何辜,死挂扶幸垠。
愿衔西山石,朝飞暮飞折两翼。西山石尽海不极,月黑珠宫閟魂魄。
魂魄不归思可已,乍登太行,莫涉沧海水。
【注释】
乍登太行:刚登上太行山。莫:不要;涉:渡,指渡过。沧海水:大海的波浪。天吴九首马一角:天上的怪物“天吴”。天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有头、身、尾、翼等九个部分,其中头部为马形。精卫:古代传说中的鸟名。精卫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万古长衔冤:永远衔着怨恨。精卫鸟在东海投树而死,其灵魂化为小鸟,每天到西山衔木石,投入东海,以示报仇。无人为汝笺天门:没有谁能为你说情,让你飞过天门(传说中通往天宫的门)。笺:通“箴”,说。孝子亦何辜:连孝顺的儿子也无辜,为何要遭受这样的报应?死挂扶幸垠:死后还挂在幸福的边缘上。扶幸,指幸福。垠,界限,边际。
愿衔西山石,朝飞暮飞折两翼:愿衔西山之石头,朝飞暮飞,使双翼折断。西山石尽海不极,月黑珠宫閟魂魄:西山的石头被衔尽了,而海水无边无际,月亮黑暗,珠宫(神话中的天宫)紧闭,使精卫鸟的灵魂无法归去。魂魄不归思可已,乍登太行,莫涉沧海水:魂魄不能回归,我的思念也就没有了,我再次来到太行山,不要再渡过沧海(即东海)了。
【赏析】
《精卫词》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诗题一作《精卫》,这是一首咏精卫鸟自投东海以填平水患的故事的诗。诗中描写了精卫鸟对大海复仇的情景,抒发了它对人间不平的强烈愤懑。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精卫词》是李贺诗中的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