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英亭前露欲香,习家池上夜偏长。
醉来见月知何处,还道清光是故乡。

温陵中秋陈大宅后亭观月紫英亭前露欲香,习家池上夜偏长。

醉来见月知何处,还道清光是故乡。

注释:
温陵:泛指泉州或福州一带地区。
紫英亭:位于陈大宅后面的亭子。
露欲香:露水快要凝结成珠,散发出阵阵清香。
习家池:位于陈大宅附近的池塘。
夜偏长:夜晚特别长。
醉来见月知何处:醉酒后看到月亮,却不知道月亮在何处。
还道清光是故乡:以为清澈的月光就是故乡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描写了他在泉州(今福建泉州)中秋之夜,观赏明月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他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首句“紫英亭前露欲香”,描绘了紫英亭前露水快要凝结成珠,散发出阵阵清香的景象,为接下来的观月作铺垫。次句“习家池上夜偏长”,则点明了观月的时间是在夜晚,且习家池上的夜色格外地深沉。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泉州的夜景之美,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的描绘技巧。
第三句“醉来见月知何处”,则是诗人沉醉于美景之中,突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无法分辨出月亮的具体位置。这里的“醉来”一词,既表明了诗人饮酒过度,也暗示了他在观月时的恍惚状态。而“知何处”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迷茫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困惑和无奈。
最后一句“还道清光是故乡”,则是诗人在清醒之后,试图寻找家乡的月亮。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比故乡的月亮和眼前所见的月亮,突出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成功地传达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画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夜景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