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渔艇日相寻,谁遣鲈鱼动我吟。
我脍我羹人莫易,当年张翰亦劳心。
诗句:溪边渔艇日相寻,谁遣鲈鱼动我吟。
译文:
在溪边的渔艇之间日复一日地相互寻觅,是谁派遣了鲈鱼来触动我的吟唱?
赏析:
这首古诗是诗人邵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渔人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鲈鱼的描绘和对渔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乡村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溪边渔艇日相寻,谁遣鲈鱼动我吟。
我脍我羹人莫易,当年张翰亦劳心。
诗句:溪边渔艇日相寻,谁遣鲈鱼动我吟。
译文:
在溪边的渔艇之间日复一日地相互寻觅,是谁派遣了鲈鱼来触动我的吟唱?
赏析:
这首古诗是诗人邵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渔人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鲈鱼的描绘和对渔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乡村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以下是对《秋野用杜韵二首 其一》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诗题与作者背景: -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在夔州的瀼西所作。这一时期,杜甫的生活境遇较为艰难,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杜甫以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2. 诗句解读: - 河汉三秋隔
湖水映照着天边的云, 山人飘然而至何处停? 一瓢水意随风去, 双屐山间留痕迹。 秋风吹落露如霜, 美人离去天地长。 只知北雁向南翔, 不知书信可寄将? 分开的书信手生疏, 芙蓉倚杨柳更娇艳。 金丹在鼎灶中燃烧, 宝剑时时拂动光芒。 仙韶本是清都乐, 寻幽古寺共悠扬。 湖海有此客, 飘然何所投。 一瓢将水去, 双屐为山留。 落落弥明鼎, 茫茫太乙舟。 几时盛水石, 古寺共寻幽。 译文
挽姚提学秀夫 经济平生志,江湖远奈何。 惠留吴地志,哀起楚人歌。 卜筑溪边小,交游海内多。 吊君追赋鵩,愁绝洞庭波。 注释: - 挽姚提学秀夫:为姚秀夫写的悼念诗。姚秀夫(1482—1537),字元善,号秀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正德初,擢御史,巡按贵州,因弹劾刘瑾被害。有《青莲集》。 - 经济平生志:指自己一生追求经济事业的志向。 - 江湖远奈何
亦知樵径窄,且放钓竿长。 夕籁成竽调,寒潭发镜光。 小桥当驿道,精舍近禅房。 十月春如许,疏梅几蕊香。 译文: 山间小路狭窄,我放下了钓竿,任由它随意延伸。夕阳的余晖洒在山林之中,犹如一曲天籁之音。寒冷的潭水中,反射出明亮的镜面光泽。一座小桥横跨在山间,连接着通往远方的道路;而一座精致的寺庙则坐落在附近,与禅宗的房间只有几步之遥。虽然已是深冬十月,但这里的春天却依然如此明媚,梅花绽放
诗句释义 1 赠陈平江 - 这可能是一首诗的名字或者作者的名字,但在此语境中,我们理解为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2. 南浦逢君处 - “南浦”通常指的是水边或河边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地方遇到陈平,可能是在河边、湖边或其他有水的地方。 3. 相看各问津 - “相看”表示两人相对而视,“各问津”则意味着他们相互询问对方的情况或目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相遇的喜悦和对彼此的关心。
【注释】 1. 追挽蒋参议惟深:追思并纪念已故的蒋参议。惟深,字惟深,诗人的朋友。 2. 忆驻西藩节:回忆在西边边疆任职的日子。驻,驻扎;西藩,指西边边疆之地。 3. 观风几论心:观察风土人情,讨论国事。观,观察。 4. 云收庐岳远:云雾消散,远方的庐山显得遥远。庐岳,指庐山;远,距离远。 5. 水入蠡湖深:湖水流入蠡湖,显得湖水更深。蠡湖,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市。 6. 正气埋邱剑:正气凛然
咫尺鄱湖水,相将入楚乡。 雨中帆力缓,风外笛声长。 梦渴山泉茗,吟销海岛香。 旧游堪一憩,何处有甘棠。 【注释】 咫尺:极近。 鄱湖:即今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 “相将”句:意思是说船要驶入楚地了。 帆:船帆。 帆力:指船帆的张力。 雨中:下雨时。 风外:风大时。 长:悠扬。 山泉、海岛:均为茶名,分别指产于浙江天台山的天台山云雾茶,产于福建武夷九曲溪边的武夷岩茶。 【赏析】
过严滩 独上客星亭,群峰雨外青。 公心如介石,吾道亦沧溟。 出处轻商楫,来归重汉庭。 渔歌朝又暮,云掩北山铭。 注释:独自登上了客星亭,群山在雨后显得更青翠。你的心思如同坚硬的石头一样坚定不移,我追求的道路也像广阔的海洋一样深邃无边。你的离去就像放下船桨一样轻盈,归来时又像重重地驶进汉朝的京城一样。渔民们唱着歌,一天天地从早到晚,云雾遮住了北方的大山。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经过严滩时的即景抒怀之作
【注释】 上航夜泊:指在船上过夜。 平沙水半篙:平坦的沙洲,水面只到船帮的一半高。 “我方”句:我正喜欢悠闲地享受懒散的生活。 谁复叹贤劳:有谁能感叹我(自己)因贤能而劳累呢。 峰影云中淡:山峰倒映在水中,像在云雾之中一样模糊不清。 滩声月下高:滩上的水流声,在月光下显得特别响亮。 回思十年里:回想过去十年来的经历。 几度驻旌旄:几次停下来(休息或停留)指挥军队。 【赏析】
女埠夜泊问章枫山 女埠,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芗溪,指女埠附近的一条小河。 幽居路不遥:居住在这幽静的地方离大道并不遥远。 山风听夕濑,江雨问春潮:傍晚时聆听山风吹过溪涧的声音,早晨时询问春潮何时到来。 清秩辞新命,华缄忆旧招:我辞去了朝廷的职务,带着一封充满怀旧之情的信离开了京城。 何时拜床下,鄙吝为公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拜倒在你的床脚,消除我的世俗之念。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具体语境来体会景物的特征,人物的思想性格,抒发的情感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仔细分析字词的深层含义,理解句意和表情达意上的巧妙之处;最后结合具体的诗句,结合重点词语或句子的表达特点来揣摩、推断诗中蕴含的感情或者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此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赏析诗句首先要读懂诗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看诗中是否有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和生动的用典; ②看句式是否灵活多变,句中是否运用了对仗等修辞手法; ③看整首诗歌是否通顺流畅,语意是否清晰连贯。 【答案】 译文:秋天到来时诗兴更浓,我与朋友相知,只寄情于画中琴弦。青山倒影映照斜桥水面,时时往来共赏音乐之声。 注释:①俞立夫(1906~1984),浙江嘉兴人
注释: 萧萧:风吹竹林的声音。 数叶:几片竹子。 胜:胜过,不及。 谁信:谁相信。 中书:唐朝时称中书省,为官署名。 放笔:放开笔,指创作。 行尽:走完。 楚江:指长江。这里泛指大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石庵观赏到一幅画竹作品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小诗。 前两句写画家画竹,突出其艺术高超。“萧萧”是形容风吹竹林的声音,表现了竹叶的飒飒作响,给人以生动、形象的艺术美感
诗句释义 1 得湛司成书:收到朋友湛司成寄来的书籍。“湛”是人名,司成则可能表示湛司成的职务或身份。“书”指的是湛司成送来的信或书信。 2. 甘泉一札自金陵:从金陵(今南京)收到一封由甘泉寄来的信。“甘泉”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湛司成的别称,而“一札”表示一封信件。 3. 我正题诗寄两僧:我当时正好写诗送给两位和尚。“题诗”即写诗,“两僧”则指两位僧人。 4. 诗到白沙难着语
【注释】 瘗卷:埋葬卷轴,比喻收藏书籍。邱边:指山边。秋草多:指秋天的草木丛生。两知亭:即知音亭。频过:多次经过。故人:老朋友。三宿:古代以“三宿为一期”,表示朋友之间的友谊。还辞:告别的话。沧浪:水名,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奈水何:奈之奈何。奈:无可奈何的意思。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冬。刘介夫是作者的朋友,时年四十八岁,官至殿中侍御史。诗人送别好友到江都任上,有感而发
【注释】 炎荒:炎热的边远之地。蜀道:指由四川通往陕西的陆路。宦途:官场仕途。 何处:何处能,如何能。风光:风景。饱尝:充分体会。时入梦:时常进入梦境。烦:麻烦。君为我赋新堂:请给我写一篇新的堂屋记。 【赏析】 《送刘介夫》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行的时候,想到自己宦途艰难,而朋友却一路顺风,于是感慨万分。全诗语言平易浅显,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一路顺风的良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