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东望海云飞,一棹凌风省使归。
渭北漫愁江树远,衡阳真恨塞鸿稀。
金山寺近连秋浦,黄鹤楼高倚夕霏。
已贵复看颁锦诰,未衰何用著斑衣。
鸟回西极千峰碧,花发东郊十里绯。
寸草有心何日报,高堂无恙几时违。
天涯踪迹散还聚,客路怀思渴更饥。
明到湖南重回首,君山如画带春晖。

解析:

第1节

  • 洞庭东望海云飞: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而“洞庭”又被称为“湖”,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家乡。“东望海云飞”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心情。
  • 一棹凌风省使归:这里的“省使”指的是巡抚或监察官员,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上司。“凌风”形容乘船时风速之快,仿佛在风中飞翔。这一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归来的喜悦之情。

第2节

  • 渭北漫愁江树远:“渭北”通常指的是陕西地区,诗人可能在那里有故乡的情感。“江树远”则表达了与故乡的距离感和思念之情。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衡阳真恨塞鸿稀:衡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湖南境内。“塞鸿稀”意味着大雁稀少,可能是因为季节变化或者气候原因。这句诗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3节

  • 金山寺近连秋浦:金山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下,距离此地不远。“秋浦”指的是秋天的河流,可能是一条小溪或湖泊。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详。
  • 黄鹤楼高倚夕霏:黄鹤楼是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黄鹤峰巅。“倚夕霏”形容夕阳西下时的景象,给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感觉。这句诗通过描绘黄鹤楼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4节

  • 已贵复看颁锦诰:这里的“已贵”可能是指诗人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复看”表示再次观看或查看的意思。“颁锦诰”可能是指颁发荣誉证书或表彰文件等仪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荣誉的珍视和自豪之情。
  • 未衰何用著斑衣:这里的“未衰”可能是指没有衰老或健康状态良好。“着斑衣”是指穿着斑驳的衣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身体健康和长寿的自信和满足。

第5节

  • 鸟回西极千峰碧:这里的“鸟回”可能是指鸟儿回到西方极点。“千峰碧”形容山峰连绵不断,颜色为绿色。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 花发东郊十里绯:这里的“花发”可能是指花儿盛开或开花的状态。“十里绯”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如火红色。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欣赏之情。

第6节

  • 寸草有心何日报:这里的“寸草有心”可能是指每一片小小的草都有感恩之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和对生命的尊重。
  • 高堂无恙几时违:这里的“高堂”可能是指家庭或亲人的住所。“无恙”表示平安无事或健康状态良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或亲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第7节

  • 天涯踪迹散还聚:这里的“天涯”可能是指遥远的地方或未知的领域。“踪迹散还聚”表示虽然人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最终还是会聚集在一起。这句诗表达了人生旅程中相聚与分离的哲理。
  • 客路怀思渴更饥:这里的“客路”可能是指旅途中的艰辛或坎坷。“怀思”表示思念或怀念。“渴更饥”形容旅途中既渴望水喝又感到饥饿。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在外旅行时所经历的艰辛和孤独感。

第8节

  • 明到湖南重回首:这里的“湖南”可能是指一个地理位置或文化背景。“重回首”表示再次回头或重新回顾过去的经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回顾之情。
  • 君山如画带春晖:这里的“君山”可能是指湖南省岳阳市附近的一座山峰。“如画”形容山峰的美丽如同画作一般。“带春晖”表示山峰被春天的阳光照耀。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风景和表达情感的作品,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对洞庭、渭北、衡阳等地的自然景象的描述,以及通过黄鹤楼、金山寺等地的建筑和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岁月变迁、人事聚散的反思,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