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箫声断惊风雨,十有三弦移短柱。
江上何人一笛横,别作黄钟起宫羽。
剑州剑州何苦心,小悬钟鼓高张琴。
吴歌听罢今蜀道,金玉近来真尔音。

【赏析】

此诗当作于天宝年间,诗人在蜀中,因听到李剑州演奏的《乐歌》,有感而作。

第一、二句是写乐曲开头部分。“凤箫”即凤凰箫,是一种乐器。相传黄帝时,有凤凰集其首,因取名。这里指吹箫者。“十有三弦”,即指古琴。“移短柱”,即把短木棍放在弦上以增加音高。两句是说,那凤箫声一断,便惊动了风雨;古琴声一起,就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

后三句写乐曲中间部分。“江上何人一笛横?”这一句似问非问,语意双关,既是对前一句的回答,又是对整个乐曲内容的概括。“别作黄钟起宫羽”,是说乐曲的旋律,由黄钟律的宫音开始,经过羽音,又转到宫音结束。“黄钟”是十二律之一,古人认为黄钟之声最为纯正。“别作”二字,说明乐曲在开始时就与众不同。

“剑州剑州何苦心”,这两句是诗人对乐曲的评论。“剑州”指四川剑阁县一带。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九一载:“剑南道剑州(今四川省剑阁县)……土俗好音乐。唐天宝中,有道士自蜀来至剑南,闻居民善为《乐章》……乃授以曲调。”所以诗人用“何苦心”三字表示赞叹。“小悬钟鼓高张琴”,是说乐曲的格调很高雅。“小悬”是形容琴的形制较小;“高张”是形容琴的弹奏手法。

最后二句写乐曲结尾部分。“吴歌听罢今蜀道”,是说听了这首乐曲之后,才真正懂得了蜀地的音乐。“金玉近来真尔音”,是说蜀地的音乐与中原的音乐不同,它质朴自然,更符合音乐艺术的真实性。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全诗采用倒装句式,打破了七言绝句平仄格律的传统形式,这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二,全诗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态。这种风格与李白诗歌一贯的风格相吻合,也是此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此诗在内容上也突破了一般边塞诗题材的局限,从音乐的角度描绘了蜀中风物人情,表现出诗人对蜀中文化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