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牍,二月读。君何劳,臣何渎。申公言,言不在多。
止辄乙,今如何。右《吕獒》,左《无逸》。不如对此朝还夕。

【注释】

三千牍:三千封书信。

三千牍,二月读:意思是说,我读了两千多封书信,但只有两封信是申公写的。三月和五月的书信都由左丘明写,而四月、六月的书信都是吕相绝秦之辞。

君何劳,臣何渎:您何必如此劳苦呢?

申公言,言不在多:申公的话,不在于话多。

止辄乙,今如何:停止下来总是要作结论的,现在又怎么样呢?

右《吕獒》:右面是《吕刑》,这是吕侯对秦穆公所作的告诫。

左《无逸》:左面是《无逸》,这是周公对周厉王的警告。

不如对此朝还夕:不如就这样结束吧!

【译文】

写了三千封信,两个月就读完了。申公的信,说的东西并不多。

停止了写信,总是要做结论的,现在又怎么样呢?

右面是《吕刑》,这是吕侯对秦穆公所作的告诫。

左面是《无逸》,这是周公对周厉王的警告。

不如就这样结束吧!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以“三千牍”为题,意在讽刺当时诸侯国君骄奢淫逸,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的现象。

首二句,写自己读申公信的感慨。“三月”以下三句,写自己的感想。申公信中说:“君何劳,臣何渎。”意思是君上不要过分劳苦,臣下也不要荒废职守,不要像吕相那样用武力征伐秦国。这里,诗人指出:申公的话,在于话不多,而君上的劳苦和臣下的渎职,正是造成秦穆公国势衰弱的主要原因。“止辄乙,今如何”,意思是说:现在停笔不写了,这又怎么样呢?诗人进一步指出:停止写信,总是要作结论的,现在又怎么样呢?这两句是诗人对申公的回信。申公信中最后一句“不如对此朝还夕”,是说:不如就这样结束吧!“不如”二字,是这首诗的主题所在。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讽刺君主骄奢淫逸,滥用民力,穷兵黩武,导致国家危亡。诗人通过写信,表达了这一主题思想。

此诗采用对比手法。开头两句,以“三千牍”与“一月”形成对比。“三千牍”说明所收来信之多;“一月”则表示时间之短。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君何劳,臣何渎”,从而表明申公信中所讲的“君何劳,臣何渎”的意思。中间两句,以“左《无逸》”与“右《刑》”形成对比。“左《无逸》”指周公对周厉王的警告;“右《刑》”指吕侯对秦穆公的告诫。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不如此”的意思。结尾两句,以“不如”与“今如何”形成对比。“不如”是说应该停止写作;“今如何”则是说现在停止写作又怎么样呢?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不应该滥用笔墨、不应荒废时事的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