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勘矿在浙东,戊辰湖南督逋税。
己巳漕师领入朝,庚午幸得山中睡。
山中浚泉当治河,数月功成自作歌。
歌罢还将刻山石,前日功名无此多。
敕书临门抚边土,上疏恳辞臣有母。
疏辞未达符且来,行止两端心独苦。
儿行奉母捧敕书,回首江天思有馀。

【注释】

丁卯:农历四月一日。勘矿:勘查矿产,泛指勘探。浙东:今浙江东部地区。戊辰:农历四月十五日。湖南:今中国湖南省。督逋税:管理税收。己巳:农历六月十一日。漕师:官名,负责漕运事务的官员。入朝:到朝廷办事。庚午:农历七月二十日。幸得山中睡:在山中休息。山中:指山中的洞府或山林。浚泉当治河:凿深泉水以便治理河水。数月功成自作歌:几个月的努力工作后自己唱起歌曲。歌罢还将刻山石,前日功名无此多:歌声过后还刻下石头,以前取得的功名没有这么多。敕书临门抚边土,上疏恳辞臣有母:敕书来到门前安抚边境,向朝廷上疏请求辞职因为要奉养母亲。疏辞未达符且来,行止两端心独苦:上疏的奏章还没得到批准,诏书就来了,行动和居住都在两难之间,心里感到很难过。

【赏析】

《舟行漫述》是南宋末年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诗。诗的内容主要记述了诗人因上疏恳辞“奉养亲闱”(奉养母亲)而被迫离开京口,回到故乡山阴,途中经过浙江、湖南等地,一路行程的所见所闻。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及自己的爱国情怀。

第一句写诗人勘矿之事。诗人勘矿之事发生在丁卯(即四月一日),地点是浙东,时间跨度为一个月左右。从四月一直写到八月。

第二句写诗人在湖广督办税收之事。戊辰(即五月十五日)诗人在湖广督办税收一事,一直到九月结束,历时约半年。

第三四句写漕司之职。己巳(即六月十一日)至庚午(即七月二十日),诗人任漕司之职。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此时仍在任职,但与此前的官职有所不同,因此诗人在诗中用“领”字表示。

第五六句写诗人被召回京的情况。诗人在漕司之职期间,曾上疏恳请辞归,但未获批准,诏书已经下达,于是诗人只得接受诏命,前往朝廷办理相关事宜。

第七八句写诗人返回故里的情况。诗人在官场上奔波劳累了一段时间后,回到了家乡。这时他正坐在山中,一边凿深泉水以治河,一边感慨地唱歌。

第九十句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情况。诗人在山中生活了一个多月,其间还刻下了石碑,将之前取得的功名刻在石碑上。

第十句写诗人的家事。诗人在山中生活时,还接到朝廷的敕书,上面写着要安抚边疆,并要求他上疏请求辞职。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处境。诗人在朝廷上疏请求辞职时,他的奏章还没有得到批准,诏书就已经下来了。他既不能前去朝廷办事,也不能留在家乡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他只好在家乡过着行止两端、心独苦的日子。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及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与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