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早擅金银气,画里楼台得似君。
曲径花深常带雨,方塘水暖每生云。
潭龙吼自书声起,海鹤惊从瑟韵闻。
旦夕上林分夜色,只留紫翠锁氤氲。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孝廉杨寄实的才情和画艺。下面逐句解析:

第1句:“华堂早擅金银气,画里楼台得似君。”

解释

  • “华堂”指的是豪华的大厅或居所。
  • “早擅金银气”形容杨寄实的才华和地位如同金银般珍贵。
  • “画里楼台得似君”比喻他的画作中展现出的建筑美和意境与他本人一样卓越。

第2句:“曲径花深常带雨,方塘水暖每生云。”

解释

  • “曲径花深”描绘了曲折小道两旁盛开的花丛,常常带着细雨。
  • “方塘水暖”指池塘里的水温暖如春。
  • “每生云”意味着每当这样的景色出现时,就会让人想起云彩飘动的美景。

第3句:“潭龙吼自书声起,海鹤惊从瑟韵闻。”

解释

  • “潭龙”可能是指湖中的龙,这里用“潭龙”来形容水声或波涛。
  • “吼”(模拟声音)“自”表明这是自然现象,不是人为。
  • “书声”可能指书写的声音,但更可能是对水声的模仿。
  • “海鹤”指的是海鸟,用“海鹤”来象征其高洁。
  • “惊”表示被突然的声音或景象吓到。
  • “瑟韵”指的是琴瑟的声音,常用来象征文雅的音乐。

第4句:“旦夕上林分夜色,只留紫翠锁氤氲。”

解释

  • “上林”指的是皇家园林。
  • “旦夕”指早晚,这里强调的是时间的短暂。
  • “分夜色”形容园林在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色。
  • “紫翠”指的是紫色的植被和树木。
  • “锁氤氲”形容这些植物仿佛被神秘的气息或力量所包围。
  •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杨寄实才华和画艺的赞赏,以及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来赞美杨寄实的才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画面和意境更加生动和丰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杨寄实的艺术造诣和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整首诗既表达了对杨寄实才华的赞美,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