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贞元太运昌,龙飞天子正当阳。
频繁召对欢鱼水,综核万几振纪纲。
独秉太阿锄逆党,广询民瘼冀平康。
讵意辽氛仍未净,天下竭膏奉一方。
彦伯东征期雪耻,孽奴何事敢跳梁。
坌河不渡威犹壮,何不妨其所不妨。
假道虏西为响导,历年徒剜款肝肠。
导从中协大安日,一入长城大肆殃。
围蓟围遵山压卵,三军如雨溃如狂。
搢绅削发甘从贼,逢掖翩翩嬩大羊。
将吏逃亡风偃草,谁人死守护封疆。
九重赫怒逮□马,督师亦且下桁杨。
中夜赐环孙枢□,飞骑四出召勤王。
勤王未集张湾破,固安涿鹿及良乡。
云扰郊原殊岌岌,天王神武不仓皇。
百万登陴旌蔽汉,大臣勋戚守门墙。
幸来枢辅捍通州,满帅长驱亦大创。
身殒州全东辅固,翻从西遁窥玄藏。
金山砥柱词臣力,陵寝无虞死亦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为《读邸报愤奴警纪事》。诗中描绘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斗争,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担忧。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与注释:
五百贞元太运昌,龙飞天子正当阳。
注释:公元贞元年间政治稳定繁荣,唐德宗皇帝英明神武,统治天下。
赏析:首句点明了时代背景,强调了国家政治的稳定。频繁召对欢鱼水,综核万几振纪纲。
注释:多次召集大臣讨论国政,整顿朝纲,使国家治理得当。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清明、治理有效的赞赏。独秉太阿锄逆党,广询民瘼冀平康。
注释:独自执掌朝廷大权,铲除奸臣,广泛听取民众疾苦,以期望国家安定。
赏析:这里体现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希望国家能够安定繁荣的政治理念。讵意辽氛仍未净,天下竭膏奉一方。
注释:然而不幸的是,边疆战事并未完全平息,国家耗费巨大资源用于战争。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军事开支的忧虑,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负担的不满。彦伯东征期雪耻,孽奴何事敢跳梁。
注释:李愬将军(又称李愬)东征,期待能够洗刷耻辱;而叛贼们为何敢于如此放肆嚣张?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军队收复失地、平定叛乱的期望,以及对敌人嚣张气焰的不满。坌河不渡威犹壮,何不妨其所不妨。
注释:如果敌军不渡水进攻,我们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胜利。
赏析:这一句体现了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即使在不利条件下也要努力争取胜利。假道虏西为响导,历年徒剜款肝肠。
注释:通过某种方式向敌人示意,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只是徒增敌人的骄傲和自信,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赏析:这句话批评了某些策略虽然表面上看似有效果,但实际上却是有害无益的做法。导从中协大安日,一入长城大肆殃。
注释:如果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援军,就能保证国家的安宁;一旦敌人入侵,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适时的军事援助对于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围蓟围遵山压卵,三军如雨溃如狂。
注释:敌人围攻蓟州,如同压在蛋上的石头一样沉重,使得我军防线崩溃,如同狂风暴雨中的落叶一般。
赏析: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敌人的攻势凶猛,以及我军面临的困境。搢绅削发甘从贼,逢掖翩翩䍦大羊。
注释:一些有地位的人也加入贼军,有的甚至剃发为奴。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人为了生存而做出牺牲或改变行为选择。将吏逃亡风偃草,谁人死守护封疆。
注释:将领和官吏们纷纷逃亡,使得边境的草木都随风倒下,没有人去守卫边疆。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和担忧。九重赫怒逮□马,督师亦且下桁杨。
注释:皇帝震怒,下令逮捕叛贼首领,督师也被迫离开京城。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权力争斗激烈,皇帝和督师之间的关系紧张。中夜赐环孙枢□,飞骑四出召勤王。
注释:深夜里皇帝赐给了枢密使孙枢□一个金环作为奖赏,并派出骑兵四出寻找勤王之师。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国家危机时刻的重视和对外部援助的渴望。勤王未集张湾破,固安涿鹿及良乡。
注释:但是勤王之师还没有集结完毕,就已经攻破了张湾,占领了固安和涿鹿等地。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战局的紧急性和对敌方的迅速打击。云扰郊原殊岌岌,天王神武不仓皇。
注释:天空乌云密布,大地震动不安,但天王却显得异常镇定自若。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面临危机时的冷静和坚韧。百万登陴旌蔽汉,大臣勋戚守门墙。
注释:数十万士兵登上城墙,旗帜遮天蔽日,大臣和勋戚们都坚守在城门上。
赏析:这句话展示了国家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的决心和力量。幸来枢辅捍通州,满帅长驱亦大创。
注释:幸好枢密使前来支援,使得通州得以防守,满族的将领长驱直入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不同势力之间的对抗和冲突,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损失和影响。身殒州全东辅固,翻从西遁窥玄藏。
注释:身陷囹圄,但最终保住了东宫的安稳,反而从西部逃亡,试图找到机会返回皇位。
赏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变故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金山砥柱词臣力,陵寝无虞死亦芳。
注释:金山和砥柱山都是重要的战略地点,词臣们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死后也被认为是英雄。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为国家献身的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