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何曾隔,宿来似远山。
水喧摇画壁,月静隐禅关。
钟晓人催醒,铃清鸟共闲。
仍牵馀梦去,稳棹卧湖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不要只抠字眼。从“宿来似远山”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借景抒情。

“人境何曾隔,宿来似远山。”意思是说:人世间的距离,从未阻隔,就像我住在寺院一样。诗人以人世与佛界相比,写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之情。“宿来似远山”中的“来”指住下,“似”作比喻,将人世比作远山;“宿来”指住下,“似”作比喻,将人世比作远山。表达了诗人对佛界的向往之情。

“水喧摇画壁,月静隐禅关。”意思是说:寺里的水声喧哗地摇动着墙壁,月亮静静地隐藏在寺庙的大门上。“画壁”指壁画,“摇”是描写水声。“禅关”是指禅院大门,“月静”指月亮静静隐藏在寺庙的大门上。“月静”是写月光,表现了夜幕下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幽境界的欣赏之情。

“钟晓人催醒,铃清鸟共闲。”意思是说:寺里的晨钟敲响,催促着人们起床;寺院的木鱼声音清脆,鸟儿在树梢上自由地翱翔。“钟晓”指寺里敲钟,“人催醒”指僧人们早起打钟,唤醒人们起床。“铃清”指寺里敲木鱼的声音,“鸟共闲”指鸟儿在树梢上自由地翱翔。“钟”和“铃”都是佛教法器,这里用它们象征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幽境界的欣赏之情。

“仍牵馀梦去,稳棹卧湖间。”意思是说:仍然带着余梦,慢慢地划船到湖边休息。“仍牵馀梦去”中的“梦”指梦境,诗人梦中来到佛门之中。“馀”指多余的、剩余的。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幽境界的欣赏之情。“稳”指安稳,“棹”指小船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佛门景色的诗。前四句描写了诗人自己住在寺院的情景,并借此抒发了对佛门清净、远离尘嚣环境的向往,后四句则描写了诗人在佛门前感受宁静的夜晚,并进一步赞美了佛门的清幽。此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把人世间的喧嚣与佛门的清静相对照,从而突出了佛门的清净、远离尘嚣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