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寒江涨水平天,花映朱幡草色鲜。
舟楫济时新五两,威仪行部旧三千。
兵销渤海人驱犊,云吐中嵩地涌莲。
露冕悬知泽自溥,随行霖雨遍周田。
【注】唐损,字君实,宋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进士。曾于元佑元年(西元一〇八六年)为御史中丞,知徐州、成都府事。
夏寒江涨水平天,花映朱幡草色鲜。
夏天炎热时水位上涨,水面与蓝天平齐,红花映衬着朱红色的旗帜和草的绿色显得鲜艳夺目。
舟楫济时新五两,威仪行部旧三千。
船只在江河上行驶,渡过洪水时有五只船可容纳,威武庄重地执行公务时,已有三千士兵随从。
兵销渤海人驱犊,云吐中嵩地涌莲。
军队被解散后,人们驱赶着牛群返回渤海;云彩在嵩山上空喷发,形成莲花状的云朵。
露冕悬知泽自溥,随行霖雨遍周田。
皇帝戴的玉冕高悬,我知道天下将普降甘霖,跟随皇帝出行的地方也一定会下起雨水,滋润农田。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归德(今河南商丘县)的景色,来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开篇“夏寒”二字点明了时节,然后描绘了归德的自然风景。接着诗人又描绘出归德的人文景观——官吏们威武严肃、严于律己的作风。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自信和乐观。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开阔,既写出了景物之美,也写出了人情之暖。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都得到了充分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