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许明膏听喔咿,代严成教两名齐。
鸡鸣每肃星坛礼,布素恒兼象服携。
脱剃真称名士母,长斋不愧太常妻。
楚烟绿处春风起,吹放桃花遍五溪。
【注释】
寿官:即寿星。凝之:晋王凝之字,谢安之子。宋恭人:宋氏之母。七帙:指七十岁的寿辰。
几许:多少。明膏:明亮的烛光。喔咿:唱歌的声音。代严成教名,二:犹言“二君”,指王凝之兄弟。名齐:名字相同。
鸡鸣:鸡叫。肃:恭敬。星坛礼:祭拜天象的仪式。布素:穿着朴素的衣服。象服:祭祀时穿的衣服。携:携带。
脱剃:剃头。真称名士母:真正称得上是读书人的妈妈。太常妻:太常卿的妻子。楚烟绿处:楚国的青烟笼罩之处。春风起:春天来了。五溪:五条小河,即沅水、湘水、资水、渠水、零水。
【赏析】
这首诗是写寿星王凝之的母亲宋恭人七十岁生日,儿女们作诗祝寿的情景。
诗一开头,诗人就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的宴会场面:“几许明膏听哦咿,代严成教两名齐。”这里用“几许明膏”来形容宴会上的烛光多么明亮,“哦咿”是对歌声的描绘,表明宴会上人们饮酒唱歌,欢乐非常。接着写到王凝之兄弟二人的名字都与“二”有关,这大概是因为王凝之有两位兄长,又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所以取“二”字为兄弟俩命名;同时“二君”也是在祝福他们兄弟二人能够和睦相处,像兄弟一样团结。
第二句中,还特别提到宋恭人“代严成教”,这是说她不仅自己生活俭朴,而且教育儿子也要注意节俭。
接下来两句描写宋恭人的日常起居:“鸡鸣每肃星坛礼,布素恒兼象服携。”鸡鸣之时,她便起床祭拜天象。穿着朴素,却常常带着祭祀时穿的礼服。
第三句进一步写她的节俭:“脱剃真称名士母,长斋不愧太常妻。”脱掉头发,真是称得上是读书人的妈妈;长期吃斋念佛,一点也不觉得惭愧。这两句赞美了宋恭人的节俭和贤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倾向:崇尚节俭和清贫。
最后四句描写宴会后的场景:“楚烟绿处春风起,吹放桃花遍五溪。”在楚国的烟雾中,春风渐渐吹拂起来,桃花开放,满山遍野都是桃花。这里以春风和桃花作为背景,烘托出了宴会的气氛和喜庆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宋恭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全诗以宴会为中心,通过对宋恭人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她在俭朴中蕴含着的智慧和美德,以及对儿子们的严格要求和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倾向——崇尚节俭和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