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北望塞云层,塞上荒台抵自登。
陇树晴窥清渭月,江鸿晓度大河冰。
壮怀寂寞空羁旅,世事苍茫念友朋。
迢递何由瞻玉节,欲乘春水下金陵。
诗句释义
1 “萧关北望塞云层”: 在萧关(今属陕西省)北望,看到塞上的云雾缭绕。
- 萧关: 古关隘名,位于今陕西省中部。
- 北望: 面向北方看。
- 塞云层: 指塞外的浓密云层。
- “塞上荒台抵自登”: 登上边塞荒凉的高楼来回顾自己的行程。
- 塞上: 塞外,边疆地带。
- 荒台: 荒芜的高楼,可能指边关楼台。
- 自登: 自己登上。
- “陇树晴窥清渭月,江鸿晓度大河冰”: 早晨从陇山之侧观望清澈的渭河水面上的月亮,以及江边的鸿雁飞过黄河冰冻的河面。
- 陇树: 指秦岭以北的陇山之树木。
- 清渭月: 指清澈的渭河水面上的月亮。
- 江鸿: 江边的大雁。
- 晓度: 清晨经过或飞越。
- 大河冰: 大河(黄河)上的冰。
- “壮怀寂寞空羁旅”: 心中怀着壮志豪情却感到孤独和空虚,独自漂泊在外。
- 壮怀: 雄心勃勃的胸怀。
- 寂寞: 孤独冷清。
- 羁旅: 旅途中的人。
- “世事苍茫念友朋”: 对世间的沧桑变化思念朋友和伙伴。
- 世事: 世事变化,泛指世间的一切事务。
- 苍茫: 广阔无边的样子。
- 念友朋: 思念朋友和同伴。
- “迢递何由瞻玉节”: 遥远的地方如何才能看到那象征荣誉的玉节?
- 迢递: 遥远的距离。
- 玉节: 古代帝王所佩戴的玉制符节,用以代表权力和荣誉。
- “欲乘春水下金陵”: 渴望趁着春天去下游南京。
- 下金陵: 南下到南京。
译文
北望萧关,塞外的云层厚重;登上了荒凉的边关高楼回望行程。早晨站在陇山上观看渭水清波上明月的影子,傍晚时看见江边的大雁飞过黄河冰冻的河面。心怀豪情壮志却感到孤独,只能独自一人在旅途中漂泊。面对世间变迁,思念着朋友和伙伴;远方的道路如何能够到达?我想趁这春天去下游南京。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边关生活的艰辛和壮志未酬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边关壮丽的风景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