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飘飖紫塞来,忍看旱魃登荒台。
洛阳以西木欲拔,楚江之北山为灰。
天上何人作霖雨,客中空自赋殷雷。
宓妃神女不可见,回风行云安在哉。

诗句翻译:

  • 首联解析:“一剑飘飖紫塞来,忍看旱魃登荒台。” 这句诗通过“一剑”和“紫塞”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远道而来的坚定与豪情。同时,通过“旱魃”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干旱的严重关切。
  • 次联解析:“洛阳以西木欲拔,楚江之北山为灰。” 此联描绘了因旱灾导致的景象,洛阳以西的树木枯萎,楚江以北的山峦化为灰烬,生动地展现了旱灾带来的灾难。
  • 颈联解析:“天上何人作霖雨,客中空自赋殷雷。”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降甘霖的渴望,但现实中却只能徒劳地吟咏雷声,反映了诗人面对旱灾时的无奈和焦虑。
  • 尾联解析:“宓妃神女不可见,回风行云安在哉。” 这句诗运用想象,将传说中的宓妃(即伏羲的妻子)和神女引入诗句,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神灵降临的渴望,同时也反问“回风行云”是否真的存在,增添了一层哲理的深度。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旱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诗人不仅关注眼前的困境,更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表达了对未来希望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充满力量,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旱灾带来的痛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塞上还入洛忧旱之作》不仅是一首反映现实疾苦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自然描述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