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行千叠难书寄。寄书难叠千行泪。无信到关榆。榆关到信无。
小山屏篆袅。袅篆屏山小。寒露月华残。残华月露寒。
泪行千叠难书寄。
寄书难,叠千行泪。
无信到关榆。
榆关到信无。
小山屏篆袅。
袅篆屏山小。
寒露月华残。
残华月露寒。
注释:
- 泪行千叠难书寄。
- “泪行千叠”:泪水层层叠加,无法书写。形容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 “难书寄”:难以通过书信传达。可能因为情感过于强烈或距离遥远,使得文字显得苍白无力。
- 寄书难,叠千行泪。
- “寄书难”:写信困难,可能是因为情感太过深沉、复杂,或者是因为距离的遥远和交通的不便。
- “叠千行泪”:泪水如同千层叠嶂,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 无信到关榆。
- “关榆”:关塞上的榆树,常用来形容边境地区。可能是指作者所在的临淮道中,靠近边境地区。
- “榆关到信无”:从榆关(即边关)到我这里来送信的人已经没有消息了。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担忧和焦虑。
- 小山屏篆袅。
- “小山屏”: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心中想象的地方。
- “篆”:古代的一种书法字体,这里指篆文,即铭文。
- “袅”:轻轻摇曳的样子。
- 袅篆屏山小。
- 描述了一个场景:篆文在屏风上微微摇晃,就像远处的山峦一样微小。可能是作者身处偏远之地,与家乡相隔甚远,心中的思念之情也如这山峦般渺小而遥远。
- 寒露月华残。
- “寒露”:秋季的露水,通常在清晨或傍晚出现,带有凉意。
- “月华”:月光下的花木,通常在夜晚出现,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
- “残”:不完整、残缺之意。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如战事、疾病等导致的亲人离世或消息不通。
- 残华月露寒。
- 描述了一幅画面:残败的花朵和明亮的月光相伴,透露出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可能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感慨,也可能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无奈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