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絓庭树,胡霜拂城楼。
边人一夜寒,深闺始知秋。
起来理征衣,纤手一何柔。
双杵几不胜,寸心未能休。
梧叶下淅淅,草蛩闲幽幽。
月明嗟慰意,风急复含愁。
白露下兰心,兰心亦枯槁。
妾家有高台,下有渔阳道。
明发寄征人,三挹蘼芜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所给的诗句,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及运用的手法分析其艺术效果。注意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如:拟人。“纤手”二字将闺中女子的手比作柔软的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为丈夫精心缝补衣服时的细致与耐心。另外,此句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子的手指比作织布机上的梭子,进一步突出了女子缝补衣物时的勤劳与细心。

【答案】

译文:

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庭院中的树木,冷冽的胡风刮过城楼。边塞的将士们一夜未眠,而闺房内的女子才刚刚开始领略秋意。起床后整理征衣,她那纤细柔嫩的双手真是温柔啊。双杵难以胜任,心中忧思难平。梧桐树叶随风沙沙作响,草丛里的蟋蟀也在悠闲地鸣叫。明月照亮了她的心田,但秋风又让人愁苦不已。清晨白露洒在兰草上,兰草也变得枯萎憔悴。我家住着高高的楼台,下面就是渔阳道。明天一早我要寄出这束野菊来,让远在他乡的人也能感受到我的一片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远征边塞的丈夫的信。首联写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天夜晚;颔联写情,表现了妻子深夜起夜的辛劳;颈联写物,通过“纤手”“双杵”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贤淑的妻子形象;尾联写意,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全诗意境幽静、清新、凄美,感情真挚、细腻、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