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也夙颖悟,十五知论文。
结交皆老苍,稚爪攀修鳞。
冥心三十年,寻源颇知津。
探玄始有得,服膺如获珍。
誓将觉后生,庶以酬先民。
干禄镛水庠,岁星七周循。
青衿二十徒,达者唯黄闻。
三十为礼官,制作多述因。
前年乞骸归,甘作隐逸伦。
业穷道岂迁,操危气愈伸。
持此欲有授,二玄乃其人。
时登乌石山,眺远沧海滨。
逸兴发猿啸,闲情投鸟群。
既与簪绂疏,颇同缁锡邻。
朝游必竟夕,夜吟常达晨。
放旷宇宙间,外视埃堨身。
匏斟日动爵,剑舞风披巾。
醉来各鸱张,挥洒如有神。
坐或藉青草,倦应眠白云。
大运迭盈虚,人事常参辰。
讵知同心者,胡为遽离分。
于时维孟冬,膏车戒征轮。
借问子何之,囊书上成均。
执手念门友,登堂辞老亲。
驱马西郭门,祖帐螺江漘。
朔风卷行旆,木脱波粼粼。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友谊和人生。它表达了作者对黄玄之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体悟。

“予也夙颖悟,十五知论文”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能够很早就开始学习文学。这里的“文”可能指的是文章、学问或者是文艺。

接下来的“结交皆老苍,稚爪攀修鳞。”这句话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们的关系。他结交的都是年长的老者,他们像老鹰一样锐利,像鱼龙一样矫健。这里的“苍”可能指的是老年人,而“修鳞”则可能指的是龙或者凤凰这样的神兽。

“冥心三十年,寻源颇知津。”这句话表示作者花了三十年的时间去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学问的源头。这里的“冥心”可能指的是深入思考,而“知津”则可能指的是找到了通往学问的道路。

接下来的句子:“探玄始有得,服膺如获珍。”这句话表示作者在探索学问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重要的道理,这些道理就像珍宝一样珍贵。这里的“玄”可能指的是深奥的道理,而“服膺”则可能指的是接受并信仰这些道理。

“誓将觉后生,庶以酬先民。”这句话表示作者发誓要帮助那些后来的人,以此来回报那些前辈的人。这里的“觉后生”可能指的是觉醒的人们,而“酬先民”则可能指的是回报那些前辈的人们。

“干禄镛水庠,岁星七周循。”这句话描述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官职,并且每年都能升职加薪。这里的“干禄”可能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而“镛水庠”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学校制度。

“青衿二十徒,达者唯黄闻。”这句话表示作者的学生中有二十多个已经成名了,而其中只有黄玄之一个人得到了认可。这里的“青衿”可能指的是年轻的书生,而“达者”则可能指的是有才能的人。

“三十为礼官,制作多述因。”这句话表示作者三十岁的时候成为了一个官员,并且有很多作品都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而创作的。这里的“礼官”可能指的是官员,而“制作多述因”则可能指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而创作的很多作品。

“时登乌石山,眺远沧海滨。”这句话描述了作者站在山上眺望远方的情景。这里的“乌石山”可能指的是一座山峰,而“沧海滨”则可能指的是大海的边缘。

“逸兴发猿啸,闲情投鸟群。”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山林中自由放养的情景。这里的“逸兴”可能指的是不羁的心情,而“猿啸”则可能指的是山林中的猿猴叫声。

“既与簪绂疏,颇同缁锡邻。”这句话表示作者与官场中的人疏远了关系,但是却与出家人接近了。这里的“簪绂”可能指的是官员,而“缁锡”则可能指的是和尚或尼姑。

“朝游必竟夕,夜吟常达晨。”这句话表示作者早晨出去游玩,晚上回来吟诗作赋。这里的“朝游”可能指的是外出游玩,而“晚吟”则可能指的是晚上回来后吟诗作赋。

“放旷宇宙间,外视埃堨身。”这句话描绘了作者超脱世俗的人生观。这里的“放旷”可能指的是不受拘束,而“埃堨身”则可能指的是尘世的身体。

接下来的句子:“匏斟日动爵,剑舞风披巾。”描述了作者饮酒吟诗的场景。这里的“匏斟”可能指的是用匏瓜作为酒器,而“剑舞风披巾”则描绘了剑舞的场景。

“醉来各鸱张,挥洒如有神。”这句描述了作者喝醉后挥洒自如的情景。这里的“鸱张”可能指的是张开嘴巴的样子,而“如神”则形容动作自然流畅。

接下来的句子:“坐或藉青草,倦应眠白云。”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坐在草地上休息的情景。这里的“藉青草”可能指的是躺在青草地上,而“眠白云”则描绘了躺在白云之上休息的情景。

“大运迭盈虚,人事常参辰。”这句话描述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人事也是如此。这里的“大运”可能指的是世事变迁,而“人事常参辰”则描绘了人事的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讵知同心者,胡为遽离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这里的“同心者”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胡为遽离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突然离别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朋友的交往以及自己的人生观展现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