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际圣君,稽古萃群辟。
子云侍承明,胡为去荒域。
被命事犀渠,差胜下蚕室。
愤志酬八书,荣名重三策。
丁年子卿嗟,皓首仲升泣。
看鸢穷瘴烟,放鸡定何日。
业既违操觚,勋还期裹革。
五月行渡泸,千里望巴国。
泸水向东流,巴云忽西匿。
相思持寸心,愿附双飞翼。
《从军行寄赠杨用修》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忠诚事业的赞扬。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 思文际圣君,稽古萃群辟。
- “思文”指的是怀念贤能的君主,“际圣”则是遇到贤明的君主。
- “箕古”指古代,“萃群辟”意为聚集在一起的人才。
- 子云侍承明,胡为去荒域。
- “子云”代指杨用修,“子云侍承明”表示杨用修曾经侍奉过贤明的君主。
- “胡为”表示原因或目的,“去荒域”则意味着离开自己的领域,可能是指离开朝廷或者远离战乱的地方。
- 被命事犀渠,差胜下蚕室。
- “被命”表示接受命令或使命,“犀渠”可能是某种官职或职位,与军事行动有关。
- “差胜下蚕室”意为比下蚕室还要好,蚕室是古代的一种酷刑,这里比喻杨用修为国效力的决心和勇气。
- 愤志酬八书,荣名重三策。
- “愤志”表示愤怒的心情,“酬八书”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忠诚的誓言。
- “荣名重三策”意味着荣誉和名声都超过了三次的策略,这里的策略可能是指政治策略或者军事战略。
- 丁年子卿嗟,皓首仲升泣。
- “丁年子卿”指的是年幼的时候,“子卿”可能是一个名字或者称号,“皓首仲升”则意味着晚年时的情景,“仲升”可能是另一个名字或者称号。
- 看鸢穷瘴烟,放鸡定何日。
- “看鸢”可能是指仰望天空中的鸟,“穷瘴烟”表示瘴气弥漫,环境恶劣。
- “放鸡”可能是指放牧鸡鸭或者其他家禽,“定何日”询问的是何时能够结束这种艰难困苦的生活。
- 业既违操觚,勋还期裹革。
- “业既违操觚”意味着自己的事业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操觚”在这里可能是指书写或者创作。
- “勋还期裹革”表示期待着能够获得封赏,“裹革”在这里指的是包裹皮革制成的战袍,比喻战场上的勇士或者英勇的战士。
- 五月行渡泸,千里望巴国。
- “五月行渡泸”指的是在五月渡过了泸水(即今天的金沙江),“渡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期间。
- “千里望巴国”表示希望能够到达巴国(今四川一带),巴国在当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位于现在的四川省东部地区。
- 泸水向东流,巴云忽西匿。
- “泸水东流”描述了泸水的流向,泸水是长江的支流之一,向东流入长江。
- “巴云忽西匿”表示巴国的云彩突然向西飘去,可能是在描写天气的变化或者地形的起伏。
- 相思持寸心,愿附双飞翼。
- “相思”表示深深的思念之情,“持寸心”意味着紧紧握住自己的一颗心。
- “愿附双飞翼”表达了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自由自在地追寻自己的幸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忠诚、勇武和爱国精神的赞美。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