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湿烟痕重,花藏暝色深。
放船忘远近,泊棹偶园林。
桑下曾三宿,桃源试再寻。
主人殊不恶,水阁尚鸣琴。
雨湿烟痕重,花藏暝色深。
放船忘远近,泊棹偶园林。
桑下曾三宿,桃源试再寻。
主人殊不恶,水阁尚鸣琴。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第一首:
- 诗句:“雨湿烟痕重,花藏暝色深。”
- 译文:雨水打湿了烟的痕迹,花儿藏在黄昏的颜色中。
- 注释:雨和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朦胧的景象;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幽深。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雨中的烟,仿佛是某种未解之谜,让人产生遐想。而“花藏暝色深”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自然界的宁静之美。
- 第二首:
- 诗句:“放船忘远近,泊棹偶园林。”
- 译文:我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偶然停靠在园林之中。
- 注释:这里的“忘”字,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全然忘却,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追求。
-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逃离,更是对心灵深处的一种追求。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第三首:
- 诗句:“桑下曾三宿,桃源试再寻。”
- 译文:曾在桑树下停留过三个晚上,也曾试图寻找那个桃花源。
- 注释:这里的“曾”字,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留恋。
- 赏析: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的一段往事,可能是一次深刻的体验或是一种情感的寄托。通过对过去经历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第四首:
- 诗句:“主人殊不恶,水阁尚鸣琴。”
- 译文:主人并不讨厌我们,水阁上仍能听到悠扬的琴声。
- 注释:这里的“殊不恶”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喜爱和尊重,而“尚鸣琴”则显示了主人的生活情趣。
- 赏析:诗人在这里不仅描述了环境的美好,还表现了主人的高雅和修养。通过对比,诗人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和谐共处的期望。
《宿刘氏别业二首》通过四首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和谐共处的向往。每一首诗都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