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经三度,胡为又此行。
本来非隐逸,未敢薄功名。
良友怜同病,高僧不世情。
灯前相劝勉,切切到天明。
【注释】庚子下: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庚子,是这一年的干支。
下第:落第或未中举。下第经三度,言三次科举不中。
胡为又此行:为何还要来参加考试?胡为,为何。
本来非隐逸:原本并不是逃避现实的隐居者。
未敢薄功名:不敢轻视功名。薄,轻视。
良友怜同病:好朋友同情我的不幸遭遇。良友,好的朋友。
高僧不世情:高僧没有世俗的情感。世,世俗。
灯前相劝勉: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互相劝说勉励。
【译文】
三次科举不中,为何还要来参加考试?
你本来就不是隐居遁世的人,不敢轻视功名。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情我不幸的遭遇,
还有出家人,没有世俗的感情。
我们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互相劝说勉励,直到天明。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作者第三次科举落第后,时值寒食清明之季。当时诗人正羁旅他乡,心情郁闷。这首诗是他写给朋友的一首赠答诗,通过抒发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慰问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