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新绿满平芜,野老提壶偶见呼。
游兴久阑聊一出,战尘不到便堪娱。
从来挟策无高士,迩日谈兵厌腐儒。
犹怪先生春箑上,数行小楷写阴符。
译文:
不知道春天的新绿已经覆盖了平坦的田野,老农提着酒壶偶然见到。
游兴早已消磨聊作一出,战乱未曾到来便足够娱乐。
从来都是手拿书卷的高人,最近谈论战争厌倦了迂腐儒生。
仍然奇怪先生在春风中挥毫,用小楷书写《阴符》。
注释:
- 平芜:平坦的草地或平原。
- 携壶(huó):携带酒壶,即“携壶”意为携带酒壶。
- 无高士:没有高尚的人,指自己。
- 挟策(xié cè):拿着书卷,泛指读书人。
- 厌腐儒:厌倦了迂腐的书生。
- 春箑(shào):春天使用的竹席,这里指用竹简写诗。
- 阴符:古代兵书名,此处指写兵法、军事策略之类的文章。
- 数行小楷:用小楷书写的几行文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春天游览蔡家河时,遇到一位手持酒壶的老农,并与其交谈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知识的追求。他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文人形象,而是一个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人。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的开头两句“不知新绿满平芜,野老提壶偶见呼”,描述了春日里的景象和与老农的相遇。这里的“新绿满平芜”,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而“野老提壶偶见呼”,则揭示了一个普通农民的形象,他提着酒壶,偶然间遇到了这位诗人。这两句诗简洁明快,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接下来的两句“游兴久阑聊一出,战尘不到便堪娱”,则是诗人的内心感受。他原本的游兴已尽,但因为战争尚未到来,所以还是可以找些事情来做。这里既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诗的后半部分“从来挟策无高士,迩日谈兵厌腐儒”,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他认为那些只会读书的人(高士)已经过时,而现在的人们(腐儒)却热衷于谈论战争,这是非常无聊的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最后一句“犹怪先生春箑上,数行小楷写阴符”,则是对诗人本人的一种肯定。他能够用小楷书写兵法,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才华。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问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他的这种风格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