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能销郁郁情,且登岱岳望蓬瀛。
无人到处方孤立,有路通时更上行。
四面愁阴千里合,一声恸哭万山惊。
儒生未可讥封禅,终是能逢世太平。
登泰山
何地能销郁郁情,且登岱岳望蓬瀛。
无人到处方孤立,有路通时更上行。
四面愁阴千里合,一声恸哭万山惊。
儒生未可讥封禅,终是能逢世太平。
注释:
- 何地能销郁郁情:什么地方能够消除我心中的郁闷和忧愁?
- 且登岱岳望蓬瀛:暂且登上泰山(望)去观赏那蓬莱、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 无人到处方孤立:当没有人来(的时候),我才会感到孤单无依。
- 有路通时更上行:当有路可通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行。
- 四面愁阴千里合:四周都是忧郁的气氛,仿佛千里都笼罩在愁云之中。
- 一声恸哭万山惊:一声恸哭(表示极度悲伤),让整个山脉都为之震动。
- 儒生未可讥封禅:作为一名学者,我还不能嘲笑或讽刺封禅的做法。
- 终是能逢世太平:最终能够遇到一个和平的时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平繁荣的向往和追求。首句“何地能销郁郁情”,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什么地方能够消解心中的郁闷之情?”这是一个深刻的思考问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接着,诗人以“登岱岳望蓬瀛”作为回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追求和向往。
诗人并没有止步于个人的情感表达,而是进一步提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无人到处方孤立,有路通时更上行。”这句诗意味着,在没有人关注的地方,才会感到孤独;而在有人陪伴、道路通畅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前进。这反映了诗人对人际交往和群体意识的重视。
诗人用“四面愁阴千里合,一声恸哭万山惊”来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愁阴”和“恸哭”象征着内心的痛苦和不安,而“万山惊”则表明这些情绪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连周围的山峰都为之震动。这种夸张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儒生未可讥封禅,终是能逢世太平”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一种反思和定位。作为一位儒家学者,他并不应该轻易批评封禅的做法,因为这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而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一个和平时代的希望,并相信未来会有这样的时代到来。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自己的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