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林仿佛寺门开,便访幽栖老万回。
草色绿侵危砌上,菜花黄过断墙来。
闲云无意时相值,野鸟忘机两不猜。
满院春风同一笑,金经堆架任生苔。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村外闲步偶访孤树上人兰若:在村庄外面散步时偶然遇到了一座孤零零的寺庙。
- 隔林仿佛寺门开,便访幽栖老万回:在树林中好像听到了寺庙的门开了的声音,于是去那里探访一位隐居的老人,并在那里待了很长时间。
- 草色绿侵危砌上,菜花黄过断墙来:草色已经蔓延到了高高的台阶上,菜花也越过了倒塌的墙壁。
- 闲云无意时相值,野鸟忘机两不猜:闲适的云彩无心地飘过,野鸟也忘却了自己的机巧,两者都不互相猜测对方的意图。
- 满院春风同一笑,金经堆架任生苔:整个庭院都被春风吹拂,大家都笑了。金字的《大藏经》随意地堆放,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我们来逐句给出译文:
- 在村庄外面散步时偶然遇到了一座孤零零的寺庙。
- 在树林中好像听到了寺庙的门开了的声音,于是去那里探访一位隐居的老人,并在那里待了很长时间。
- 草色已经蔓延到了高高的台阶上,菜花也越过了倒塌的墙壁。
- 闲适的云彩无心地飘过,野鸟也忘却了自己的机巧,两者都不互相猜测对方的意图。
- 整个庭院都被春风吹拂,大家都笑了。金字的《大藏经》随意地堆放,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下面是对诗句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村外闲步偶访孤树上人兰若”描绘了诗人在村外漫步时的偶然发现,孤树和兰若(指寺院)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第二句“隔林仿佛寺门开,便访幽栖老万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感觉,仿佛在树林中听到了寺庙的门开的声音,于是前去探访一位隐居的老人,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三句“草色绿侵危砌上,菜花黄过断墙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诗人用“绿”和“黄”两个颜色来形容草和菜花的生长状态,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两句“闲云无意时相值,野鸟忘机两不猜”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的描绘。闲适的云彩和野鸟都无心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猜疑,展现了一种纯真的自然状态。
最后一句“满院春风同一笑,金经堆架任生苔”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庭院中的春风让人忍不住微笑,而金字的《大藏经》随意地堆放着,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