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填胸气不平,谈锋一触便纵横。
不逢黄祖真天幸,曾怪稽康太世情。
扫榻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骖鸾问紫清。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首:
注释: 五岳填胸气不平,谈锋一触便纵横。
- “五岳”:这里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抱负与理想。
- “填胸”:形容这些抱负和理想占据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无法容纳其他杂念。
- “气不平”:表示内心的愤懑和不平。
- “谈锋一触便纵横”:意指一旦言辞交锋,便能左右逢源,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辩论能力。
译文:心中充满雄心壮志,面对挑战时毫不退缩,言辞锋利如剑,总能左右逢源。
第二首:
注释: 不逢黄祖真天幸,曾怪稽康太世情。
- “黄祖”:指东汉末年的军阀黄祖,他曾以武力征服过许多英雄豪杰,但最终被关羽所杀。
- “稽康”:指东晋书法家、诗人嵇康,他因反对司马氏篡位而被处死。
- “天幸”:指意外的机会或好运。
- “世情”:指世俗人情,即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和情感。
译文:如果不是遇上黄祖,我可能会庆幸自己没有遭遇到这样的不幸;但我也曾奇怪于嵇康为何要如此执着于世俗之情。
第三首:
注释: 扫榻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 “扫榻”:意为整理床铺,准备迎接客人,也暗示了诗人待客的热情。
- “杖藜”:拄着拐杖步行,常用来形容老者或隐士的形象。
- “人行”:行走的人。
- “尘海”:比喻世间的纷扰和喧嚣。
译文:有时候,我会邀请月亮进入我的屋子,以示欢迎;而拄着拐杖行走时,我也会避开行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第四首:
注释: 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骖鸾问紫清。
- “骖鸾”:传说中仙人骑着仙鸾飞升的景象。
- “紫清”:指天上仙境,也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译文:我料想尘世之中难以用言语表达我的想法,不如暂且尝试一下骑上仙鸾飞向那遥远的紫清仙境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己心中的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同时,他也展现了自己渴望超脱尘世、追求高远理想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