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天亦觉杞人愚,此际忧来不可袪。
风日苍黄群盗满,山河破碎一城孤。
通儒谋国多书卷,上相筹兵祗地图。
宗庙神灵应闵念,昭陵石马几时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登内黄城楼,忧天亦觉杞人愚
- 注释: 登上内黄城楼,心中忧虑如同杞人忧天一般愚蠢。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眺望时内心的忧虑和不安,用“杞人忧天”比喻自己的担忧是无谓的,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面的不满和担忧。
第二句: 此际忧来不可袪,风日苍黄群盗满
- 注释: 此时心中的忧思无法驱散,风日苍黄预示着群盗四起。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群盗四起意味着战乱不断,民生凋敝,反映了当时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
第三句: 山河破碎一城孤
- 注释: 国家的山河破碎,一座孤城成为了战争的中心。
- 赏析: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城市带来的破坏和荒凉,突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和绝望。
第四句: 通儒谋国多书卷,上相筹兵祗地图
- 注释: 有通达学识的士人为国家谋划大计,而权臣只关注军事地图。
- 赏析: 这两句诗反映了不同人物的政治角色和社会作用。通儒代表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他们关心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福祉;而上相则代表了现实政治中的权力中心,他们更注重军事策略和地图。这种对比揭示了当时政治生活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第五句: 宗庙神灵应闵念,昭陵石马几时趋
- 注释: 祖庙里的神灵应该同情我们的遭遇,昭陵的石马何时才能再次奔驰?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祖先和历史的敬仰。他期待着国家能够渡过难关,恢复到繁荣昌盛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家族和历史的自豪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内黄城的荒凉景象、战争带来的灾难以及不同人物的政治角色和社会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治混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