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轇轕总难知,青史从来尚异词。
庄叟久持齐物论,章惇任上党人碑。
庙堂公议宁恩怨,草野传闻漫信疑。
干古兴衰观大局,且来把酒庆明时。
诗句注释:
- 与高斗南夜话:“与高斗南”指的是和高斗南(可能是一位文人或朋友)在夜晚交谈。“夜话”意味着深夜的谈话,可能涉及文学、哲学或其他话题。
- 是非轇轕总难知:“轑”在这里是“纠缠”的意思,“轑轕”即纠缠不清。“总难知”表示无论争论多么激烈,真相始终难以完全明了。
- 青史从来尚异词:“青史”通常指的是史书,特别是古代的历史书籍。《史记》是一部著名的史书,但即使是这样严谨的著作也难免有记载上的不同之处。“尚异词”意味着历史上对某些事件或人物的评价总是存在分歧,没有统一的定论。
- 庄叟久持齐物论:“庄叟”指庄子,他提出了“齐物论”,即万物平等、无贵贱的观念。“久持”表明庄子持有这一观点很长时间了。
- 章惇任上党人碑:“章惇”是宋代的一位政治家,曾担任过上党(今山西长治一带)地方长官。“任上党人碑”指的是他在上党地区任职期间所立的碑文或纪念物。
- 庙堂公议宁恩怨:“庙堂”指的是朝廷或官府,“宁恩怨”表示宁愿忍受一些是非曲直,也不希望发生大的纷争或矛盾。
- 草野传闻漫信疑:“草野”指的是民间,“传闻”是指流传于民间的消息或故事。“漫信疑”表示这些传言或故事并不可信,容易产生误解。
- 干古兴衰观大局:“干古”意为自古以来,“兴衰”则指国家的兴亡更迭。“观大局”表示从宏观角度观察国家的历史发展。
- 且来把酒庆明时:“且来”意味着暂且,暂时。“庆明时”表示庆祝国家的政治清明或美好时期。
译文:
深夜与高斗南共谈,无论是非还是纷争,终究难以知晓。历史的记载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就像《史记》一样,尽管它很严谨,但仍然会有不同的解读。庄子坚持万物平等的理念,而章惇在上党任职时立下的碑文,虽然被认为表达了某种立场,但实际上却饱受争议。朝廷的决策宁可忍受一些小的是非之争,也不希望引起大的纷争。民间的故事和传言常常被怀疑,因为它们缺乏证据支持。然而,纵观历史,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国家的兴衰更迭,并以此为契机来庆祝国家政治的清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高斗南就各种问题进行深夜辩论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主观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以及对于古代思想家们的观点和行为的理解。诗中涉及到的主题包括历史记载的争议性、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政治决策中的是非之争以及民间传说的真实性。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