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偃盖覆吾庐,俯视澄潭可数鱼。
风到乍回流去叶,萤飞时照读残书。
西山拄笏气应爽,北海开尊坐未虚。
游屐转从云畔入,朱门寂寞近何如。
【注释】
苍松偃盖覆吾庐,俯视澄潭可数鱼。
“苍松”二句:苍翠的松树像伞一样覆盖着我的小屋,低头俯瞰清澈的池塘可以数清水中游动的鱼儿。
风到乍回流去叶,萤飞时照读残书。
“风到”二句:微风吹拂过来,突然让树叶儿翻滚着回到了池中。萤火虫飞舞的时候,我借着微弱的光芒在读书。
西山拄笏气应爽,北海开尊坐未虚。
“西山”二句:西边的山峦好像用手中的拐杖支撑着天空一样,显得更加清新爽朗。北海边的酒樽空无一物,似乎还留有未尽的美酒。
游屐转从云畔入,朱门寂寞近何如。
游子的鞋子从云端飘然而下,朱红色的宫门显得更加冷清了。
【赏析】
此诗为登高望远之作。首联写秋日闲行所见之景:诗人居处附近有苍翠青松和掩映屋宇的古槐。当诗人漫步于村间小路时,抬头仰望苍穹,只见一片苍松翠柏,如伞盖般地笼罩着小舍。俯首望去,只见碧波荡漾,澄澈透明,仿佛能看见水中游动的鱼儿。颔联描写了秋天的景色:风起时,树上的叶子随风翻卷,飘落到水中;而萤火虫在夜晚飞旋时,又把微弱的光芒投射到水面上。尾联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感受:站在西山之巅,仿佛手中拄着拐杖一样,给人一种清爽、舒畅的感觉;而在北海边眺望,却感到空阔寂寥,无人饮酒作乐。全诗以“游屐”二字点明题旨,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富贵如浮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