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皋风雨深,磊磊石应长。
芳华散幽馥,寒玉摇清响。
彼棘何夭夭,托根乃同壤。
千古仲尼心,援琴动遐想。
【诗句释义】
湘皋:即湘山,指湘水之南的山。
磊磊石应长:磊磊,多孔的样子。应长,应长得高大。
芳华散幽馥:芳华,芳香的花。幽馥,香味浓郁。
寒玉摇清响:寒玉,比喻竹子。清响,清脆的声音。
彼棘何夭夭:彼,指其他草木。夭夭,茂盛的样子。
托根乃同壤:托根,生根。同壤,同一个土坑。
千古仲尼心:仲尼,孔子。心,这里指心灵。
援琴动遐想:援琴,弹奏琴曲。遐想,遥远的思绪,这里指联想起很多往事。
【译文】
湘山的风雨声深沉而漫长,石头应该长得越来越高大。
芳香的花已经散发了它那幽香的香味,寒冰般的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其他的草木虽然繁茂,但终究不如竹子那样长久和坚韧。
千百年来,孔子的心就像这竹子一样,总是那么坚定,他常常用琴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山的风雨、石头、竹兰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以及他对古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