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无人秋夜凉,银河荧荧流月光。
苍龙百尺落松影,松梢露滴沾衣裳。
幽人中夜耿不寐,起抱丝桐幽思长。
坐据苔石不知泠,横膝对月调宫商。
山高水深趣未已,谁其知者同徜徉。
七弦不尽太古意,下听独有仙娥嫦。
调高馀响振山谷,啼鸟惊起争飞翔。
夜深欲鼓广陵散,斜月半落山苍苍。
呼童抱琴且归去,净扫白云眠石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题目为《题月夜鸣琴图》。下面是对每句话的释义:

  1. 空山无人秋夜凉,银河荧荧流月光。
  • “空山”指的是没有其他人的山谷,“秋夜凉”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气候凉爽的特点。
  • “银河荧荧流月光”描述了银河(即天空中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月光透过这些星光照耀下来。
  1. 苍龙百尺落松影,松梢露滴沾衣裳。
  • “苍龙”可能是指松树弯曲的姿态或形状,“百尺”形容其高大。
  • “落松影”意味着松树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松梢露滴沾衣裳”形象地描绘了露水从松树枝叶上滴落到衣服上的景象。
  1. 幽人中夜耿不寐,起抱丝桐幽思长。
  • “幽人”指的是一个沉浸在思考中的人,他可能在深夜中无法入睡。
  • “耿不寐”表明他难以入睡,可能是因为内心有所思考或者有所期待。
  • “起抱丝桐”表示他起床后抱着古琴准备弹奏。
  • “幽思长”表达了他因沉思而感到时间的流逝。
  1. 坐据苔石不知泠,横膝对月调宫商。
  • “苔石”可能是一块长满苔藓的石头。
  • “不知泠”可能意味着弹奏古琴时声音清脆悦耳,让人感觉清凉。
  • “横膝对月调宫商”描述了一个人坐着,一边听着月亮的声音,一边调整古琴的音律,可能是指在寻找合适的音调来配合月亮的声音。
  1. 山高水深趣未已,谁其知者同徜徉。
  • “山高水深”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深远。
  • “趣未已”意味着这种自然景观的魅力还没有结束。
  • “谁其知者同徜徉”表示有谁会欣赏和理解这种美景呢?他们一起享受这种乐趣。
  1. 七弦不尽太古意,下听独有仙娥嫦。
  • “七弦”可能是指古琴的七根弦。
  • “太古意”可能是指古琴所表达出的远古、原始的气息。
  • “仙娥嫦”可能是指仙女嫦娥的形象,这里用来形容古琴的音乐充满了神秘和美丽的气质。
  1. 调高馀响振山谷,啼鸟惊起争飞翔。
  • “调高”可能是指琴声调子高昂。
  • “馀响振山谷”描绘了琴声回荡在山谷之中的情景。
  • “啼鸟惊起争飞翔”描述了被琴声惊起的鸟儿在空中飞翔的情景,表现出音乐的强大影响力和生动活泼的画面。
  1. 夜深欲鼓广陵散,斜月半落山苍苍。
  • “夜深”可能是指夜晚已经很晚了。
  • “广陵散”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这里可能是指想要尝试演奏这种乐器。
  • “斜月半落山苍苍”描绘了月亮斜挂在山间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1. 呼童抱琴且归去,净扫白云眠石床。
  • “呼童”可能是指呼唤仆人帮助。
  • “抱琴且归去”表示带着古琴回去。
  • “净扫白云眠石床”描述了自己回到床上,静静地听着古琴的声音,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