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华严堂,晨探吕公洞。
悬梯喷飞雪,流泉伏螮蝀。
星流坠幽壑,俯视势若动。
僧房云作关,禅宇石为栋。
雷轰苍崖裂,雾压翠峦重。
老衲炊黄梁,停午具清供。
毋疑邯郸生,至人久无梦。
【注释】
①出山投华严寺:出山,即出关,指辞官归隐。华严寺,地名。②夜宿晨起游吕公洞:夜晚住进华严寺,清晨起来游览吕公洞(在今河北邯郸)。③曩同惟敬题名:曩同,即曩昔,过去;惟敬,即赵惟敬,诗人的朋友。题名,题诗留名。④老衲:和尚。⑤炊黄梁:烧黄米饭。⑥忆邯郸枕上事:回忆起邯郸的枕头上的事。《史记·苏秦列传》载:战国时期赵国相国平原君赵胜与燕国宰相子之有隙,子之曾以金千斤为信物,约平原君赵胜在梦中相见。后赵胜梦见两人在邯郸的旅馆里会面,醒来后发现是南郭先生所扮,此事被称为“枕中之报”。⑦怃然久之:怃然,怅惘的样子。久之,很久很久。
【译文】
晚上住在华严寺中,早晨去游览吕公洞。
高悬的楼梯像飞雪一样直冲云霄,流下来的泉水像蚯蚓伏在那里。
星星像流星一样坠入幽深的山谷,低头看去,山势好像要移动一般。
僧房里的云彩好似一道关口,禅房中的岩石就像石柱。
雷声轰鸣,使苍崖崩裂,雾气压住了翠绿的山峰。
和尚用蒸黄米饭做饭,供了中午的斋供。
不要怀疑我是邯郸人了,到了圣人的境界就不会做梦了。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辞官归隐之后,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惬意和恬静心情作了尽情的抒发。
首联写诗人辞官归来,夜宿华严寺的情景。华严寺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诗人在这里过夜,说明他已经离开了繁华的都城。
颔联写清晨诗人出游的情景。他登上华严寺附近的一座高山,来到一个叫做吕公洞的小洞里游玩。这个洞虽然并不很大,但却十分幽深,洞中有流水、石笋,还有飞瀑从洞顶倾泻而下。
颈联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所见景物。他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云雾缭绕,仿佛是一片巨大的云海。而那些山石则如林立的剑戟,直刺青天。
尾联写诗人在山中闲居的生活状态。他用黄米做饭,并且把这种食物作为午餐供品。至于自己是否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成为了仙人,那就只有神仙自己知道了。
此诗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辞官归来,在山中过着清静悠闲的生活,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未来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