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恨负情侬,薄于下秋叶。
持刀截乱丝,肝肠中半裂。

子夜歌四首

春日采桑,夏日采莲,秋收冬织

  1. 子夜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译文:春天里,秦地的罗敷女在绿水边采桑,她用白皙的双手轻轻抚摸着嫩绿的桑枝。她脸上带着红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动人。然而,当她知道养蚕的人要离开时,她却感到有些不舍和难过。她不愿让这些骏马停留,不想让它们打扰到她的离去。
  2. 子夜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夏天的镜湖广阔无垠,荷花盛开。五月的时候,西施也会来到这里采摘荷花。人们纷纷围观,仿佛将若耶溪都挤得水泄不通。船儿缓缓地行驶着,并不需等待月亮的出现。因为知道越王家就在附近,所以最终能够平安返回。
  3. 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长安城中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万户家庭都在忙碌地缝制寒衣。秋风虽然凛冽,却吹不走人们对玉门关深深的思念之情。什么时候才能平息战乱,让家人不再远离边疆?让我们共同期盼和平的日子早日到来。
  4. 子夜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译文:明天早晨就会有驿使出发,一夜之间就要准备出征的棉袄。她伸出纤细的手来抽取针线,但是这寒冷的冬天让她觉得难以忍受。她无法承受那冰冷刺骨的剪刀,只能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赏析:
    《子夜歌四首》是李白在唐代创作的一组四首短诗,描绘了四季不同的景象及其背后的情感。每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
  5. 春天的描绘展现了秦地女子的勤劳与美丽。她身着轻纱,在清澈的水边采摘桑叶,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然而,随着养蚕人将要离开,她感到一种离别的惆怅和不舍。这里的诗句“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不仅描绘了她的外貌,还表达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期待。
  6. 在夏天的描绘中,镜湖的荷花盛开,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西施般的女子在这里采莲,使得若耶溪成为了一处名胜之地。船只缓缓行驶,无需等待月亮的出现就已抵达目的地。这里的诗歌传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情趣。
  7. 秋天的描写则更加深沉。长安城的月色如洗,万户家庭忙着准备寒衣,以应对即将来临的寒冷。秋风虽猛烈,但也无法阻挡人们对家乡的思念。诗中的“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反映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和平的期盼。
  8. 冬天的描写同样感人肺腑。驿站的使者即将出发,而家中的女子却因寒冷的天气感到不适。她的手变得冰冷,无法继续缝制衣服。这里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角色与困境,同时也体现了她们对家庭的深厚感情。
  9. 这组诗不仅描绘了四季的变化,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画面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同时,这组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