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南风藕自香,人烟多处是山阳。
两城对垒车轮小,一水中流衣带长。
哀怨昔曾歌布粟,盛衰元不问金汤。
今宵偶作淮东梦,无柰月明思故乡。
【诗句解读】
淮安月夜
处处南风藕自香,人烟多处是山阳。
两城对垒车轮小,一水中流衣带长。
哀怨昔曾歌布粟,盛衰元不问金汤。
今宵偶作淮东梦,无柰月明思故乡。
【译文】
我独自在淮安度过一个夜晚,四处都是南方的风,荷花散发出清香,人们居住的地方很多,这里是山阳。
两座城市对峙,战车很小,一条河流流淌着长长的衣带。
过去曾经唱过关于布粟的歌谣,现在的盛衰和金汤无关。
今晚偶然做了一个关于淮东的梦,无奈月光明亮思念故乡。
【注释】
- 淮安: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北部。
- 南风:指夏季的东南风,通常带来清新的气候。
- 藕自香:指荷花开放时散发出的香味。
- 山阳: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
- 车轮小:指城市之间的距离很短。
- 水长衣带长:用来形容水流缓慢、悠长,衣服随水流而飘动的样子。
- 布粟:指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
- 盛衰元不问金汤:指世事的兴衰与金银城池无关。
- 淮东:指淮河以东的地区,泛指淮安周边地区。
- 月明思故乡:形容夜晚月光明亮时思念家乡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夜晚独自在淮安度过的景象。首句“处处南风藕自香”,诗人用荷花的香气引出了淮安这个地方的特色。接下来两句“人烟多处是山阳”和“两城对垒车轮小”,通过描述城市的相对位置和车轨的狭窄,勾勒出一幅繁忙的城市景观。然而,尽管有繁华的城市景象,诗人似乎并不为之所动,转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两城对垒车轮小,一水中流衣带长。”这种宁静和淡然的态度,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感慨过去和现实的变化:“哀怨昔曾歌布粟,盛衰元不问金汤。”这里,“布粟”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而“金汤”则是形容坚固的城池。诗人感叹过去的繁荣已经不再,现在的盛衰也与金银城池无关。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认识和感慨。
最后一句“今宵偶作淮东梦,无柰月明思故乡”,诗人通过梦境回到了故乡,但月光下无法摆脱对家乡的思念。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描绘淮安的景色和抒发个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