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长诗壁垒坚,老将睥睨不敢前。
方公偏师扼其吭,如窦车骑登燕然。
我闻一鼓避三舍,镞不破的敢言射。
闭关朗咏二公篇,累累星斗钟山夜。
【注】戊辰:即公元1568年,明武宗正德三年,诗人23岁;六月癸亥朔日:指农历六月初一。王郎:指王守仁(字伯安)。长诗:指《登科后》。壁垒:指军营。坚:坚固。老将:指王守仁。睥睨:斜视。方公:指张璁。偏师:指一军之力。扼吭:扼住咽喉。车骑:指班超,班超在北地为护驾将军,曾大破匈奴于燕然山。闻一鼓避三舍:见《左传·庄公十年》载,齐桓公伐卫,曹刿请击鼓再鸣以观敌情。镞不破的敢言射: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公:指诸葛亮和班超,两人均建有大功。闭关:闭门。朗咏:吟诵。二公篇:指《出塞》、《入塞》两首诗。
王郎长诗壁垒坚,老将睥睨不敢前。
方公偏师扼其吭,如窦车骑登燕然。
我闻一鼓避三舍,镞不破的敢言射。
闭关朗咏二公篇,累累星斗钟山夜。
译文:
你写的诗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像壁垒一样坚固,老将军都对你侧目而视了。
方公用一军之力去对付敌人,就像班超当年大败匈奴那样。
我听到一声鼓响就退避三舍,就像班超箭术高超,百发百中。
闭门诵读诸葛亮、班超的诗歌,星光灿烂的钟山夜晚。
赏析:
本组诗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对友人王郎的诗的酬答之作。第一首,王守仁称赞友人的诗作“壁垒”坚固;第二首,赞赏友人的才思敏捷;第三首,则赞扬友人的诗作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全诗语言质朴平易,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