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厓临江皋,飞阁栈石面。
空中金像古,舄下云涛溅。
淮楚指顾间,河汉中流见。
幸与风水遭,宁辞登涉倦。
【注释】:
登观音山洞:登上观音洞的山。
悬厓临江皋,飞阁栈石面:悬崖上俯瞰江水,建有飞阁凌架在岩石上。阁,指阁道。
空中金像古,舄下云涛溅:阁内佛像古老,脚下云海翻腾。
淮楚指顾间,河汉中流见:在淮水、楚水之间,可以看见天河和银河。
幸与风水遭,宁辞登涉倦:有幸遇上这好风好水(指自然风光),哪里肯辞劳苦攀登呢?
【赏析】:
《登高观音洞》一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全诗描写了作者登上观音洞的山,远眺淮、楚一带的壮丽景色,并由此而联想到宇宙之广阔,从而表达出自己豁达豪放的胸襟。
此诗首句写登上观音洞时所看到的景象,颔联写观音洞内所见到的佛象和云海。颈联由观景生发联想,写诗人站在洞口眺望淮水、楚水的壮阔景色。末联抒发感慨,表明自己虽身受劳累,但乐于欣赏山水美景,不感到疲倦。
“悬厓临江皋”一句,既写出观音洞高峻陡峭的特点,又写出了登山时的情景;“飞阁栈石面”,点明登山的途径,也突出了山势的高峻;“空中金像古”,既写出了佛像的古老,又表现了其庄严肃穆,给人以崇高之感;“舄下云涛溅”,既写出了脚下云海翻腾的壮观景象,又写出了云海翻滚的气势磅礴,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淮楚指顾间”,既是对淮南、江苏一带风景的概括描述,又是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而引发的遐想,意谓淮水楚水之间的景色尽在眼帘之中;“河汉中流见”,既是对天河、银河的描述,又是诗人因眼前所见而引发的联想,意谓河汉中的银河就在自己的头顶之上。
“幸与风水遭”,既是对自己有幸遇到这样好风好水的感慨,又是对自己能在这样的好风好水中登山的庆幸;“宁辞登涉倦”,既是对自己虽然辛苦但却并不觉得厌倦的自信,又是对自己能在这样的好风好水中登上山顶的庆幸。
整首诗语言凝练,想象丰富,情景交融。尤其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