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湖山碧树齐,遥闻钟磬出招提。万家暮霭鹅城北,一抹残阳鹫岭西。
菱叶风浮浅水,蓼花吹浪过长堤。苏公此地曾游咏,自愧诗成不敢题。
【注释】
十里湖山:形容山水景色美丽。碧树:翠绿的树木,形容湖水清澈,树木葱郁。齐:整齐。遥闻:远远地听(钟磬声)。招提:佛寺。万户:指众多的房屋。暮霭:傍晚时云气笼罩的景象。鹅城北:指惠州城北面。一抹残阳:形容太阳斜照在西面的山冈上。鹫岭西:指白鹤峰的西部。
菱叶:菱形的荷叶。风浮浅水:风吹过水面,使菱叶飘浮在浅水中。蓼花:长在水边的一种野花,随风吹动,像波浪一样荡漾过长堤。苏公:苏轼,字子瞻,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曾任惠州知州,故称“苏公”。
【译文】
十里外的湖山一片碧绿,树林茂密,一片整齐;远远地听到远处的佛寺传来了钟磬声。无数人家在晚霭中显得格外安静,而白鹤峰的西面则还有一丝余晖。湖面上菱叶随风飘荡,岸边的蓼花随着波浪轻轻摇曳。我曾经到过这个地方游览并写下了赞美之词,然而我却感到惭愧,因为不敢把这首诗写在这里。
【赏析】
此诗是徐珍伯在惠州西湖游玩时作的。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首句“十里湖山碧树齐”,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游历的地方——惠州西湖。这里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绿树成荫,景色十分美丽。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读者引入了这个美丽的画卷之中。
次句“遥闻钟磬出招提”,进一步展示了这个美丽的画面。诗人远远地听到了钟罄声,似乎在呼唤着人们去欣赏这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这里的“招提”一词,既是指这座佛寺,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于这个神圣之地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接下来两句“万家暮霭鹅城北,一抹残阳鹫岭西”,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夕阳西下,暮霭弥漫,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宁静的氛围之中。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诗人仿佛看到了白鹤峰的西面还残留着一缕余晖,让人不禁为之惊叹不已。
最后两句“菱叶风浮浅水,蓼花吹浪过长堤”,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菱叶随风飘荡在浅水中,蓼花随波浪轻轻摇曳。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好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篇幅虽短小,但意蕴丰富,情感真挚。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画卷,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感悟,使得整首诗更具有了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