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津晴望郁苍苍,环佩初临试紫觞。
并向凤池开胜会,早从麟角识元良。
衣冠迥出商岩上,雨露偏承幼海旁。
自愧承华箴未就,谬将彤管奉明昌。

【注释】

詹府燕集奉和上宰松皋公三首:这是《全唐诗》中唯一的一首。松皋,指唐玄宗。詹府,即翰林院。奉和,就是奉命作诗以应命。上宰,是高级的官职,这里指松皋公。三首,指这首诗的三首。

玉津:京城长安的代称。苍苍:茂盛的样子。环佩初临试紫觞:环佩,指皇帝所佩带的玉佩。紫觞,用紫砂做的酒器。意思是说皇上刚来,就赐宴款待。紫觞,用紫砂做的酒器。

向:面对。凤池:凤凰池,是皇帝设置的禁地,也是大臣们入朝奏事的地方。胜会:盛会。早从:及早。麟角:麒麟头上的一角。元良:太子。这里是借指皇帝的儿子。

衣冠迥出商岩上:衣冠,指朝廷官员们的服饰冠帽。商岩,山名。高耸入云。雨露偏承幼海旁:雨露,比喻皇恩。幼海,大海。意思是说朝廷的恩泽遍及天下。

自愧承华箴未就,谬将彤管奉明昌:自愧,惭愧。承华箴,指臣子对皇帝的规劝之词。谬,错误。彤管,古代的一种笔。奉明昌:为明昌帝撰写文章。明昌帝,这里指唐宪宗李纯。

赏析:

此篇是唐宪宗时期,翰林院学士白居易在一次宴会上的应制之作。当时作者与当时的宰相武元衡关系不错,所以诗中流露出对武元衡的一些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和愤懑。

第一句“玉津晴望郁苍苍”,写景起笔不凡。玉津,指京城长安。晴望,晴朗的天空下远望。郁苍苍,形容景色壮丽。这句写景极富盛唐色彩,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第二句“环佩初临试紫觞”。环佩,指皇帝所佩带的玉佩,也泛指权贵。试紫觞,指皇帝赐宴款待群臣。这一句写皇帝刚刚来到长安,就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群臣。

第三句“并向凤池开胜会”。凤池,指凤凰池,是朝廷官员们入朝奏事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宴会,让大臣们在凤凰池上聚会。

第四句“早从麟角识元良”。麟角,比喻太子,元良,指太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早早就知道了太子是谁,也就是皇帝早就看中了太子。

第五句“衣冠迥出商岩上”,意思是说朝廷的官员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站在高高的商岩上,俯瞰着下面的百官们。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朝廷景象。

第六句“雨露偏承幼海旁”,意思是说皇恩遍布天下,就像雨水和露水一样滋润着百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最后两句“自愧承华箴未就,谬将彤管奉明昌”,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有才能,却没有得到重用,只能用笔墨为国家效力。这里用了“承华箴”这个典故。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壮美,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